有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
摘要:為做精做新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全面鋪開小微企業在鄉村落地開花,該縣積極整合現有的村級扶貧車間、藤編外協加工點和農戶加工點,支持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農村經紀人、致富帶頭人等,充分利用村內的閑置廠房、倉庫、宅基地等場地建設共同富裕加工園,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佳瑞 通訊員 劉先莉)7月20日,酷暑盛夏,在平輿縣西洋店鎮西洋譚村老灣村羽毛球拍加工廠的生產車間里,生產場面如當日的氣溫,熱火朝天,30多位工人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
今年34歲的村民馮瑞云熟練地將羽毛球拍放入模具中壓膜成型,院子里,5歲的女兒正跟伙伴快樂地玩耍。“我以前在浙江就是做這個工作的 ,自從家門口有了這個廠后,我就回來了,方便帶孩子。”壓模成型、初胚品質檢驗、打灰底、補小眼,馮瑞云對每一道工序都熟諳于心,計件工資,一天能掙150元左右。
與羽毛球拍加工廠相距不過百米,老灣村制袋廠生產車間里,大功率柜式空調機不斷吹著涼氣,50多名工人埋頭坐在縫紉機前“飛針走線”加工收納袋,不時有孩童稚嫩的嬉鬧聲從車間院子里傳來。“我們這里是計件工資,一個月至少能掙三四千元錢。”提起當下的生活,30多歲的村民王穎心里樂開了花,除了工資穩定,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孩子平時就在制袋廠旁邊的學校里上學,接送孩子和上班兩不誤,這是最讓她欣慰的。
“目前我們西洋譚村共入駐企業15家,其中有6家標準型的大企業,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40余萬元,為500名群眾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把車間開到家門口、崗位送到家門口,以產業切實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眼下,家門口的工廠已經成為西洋譚村鄉村振興的支柱。”西洋譚村黨支部書記邢東魁說。
2022年,平輿縣創新開展以縣級主導產業工業園為龍頭、鄉級鄉村振興產業園為支撐、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為基礎的“三園”同構發展模式,將產業鏈條延伸至鄉村兩級,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做精做新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全面鋪開小微企業在鄉村落地開花,該縣積極整合現有的村級扶貧車間、藤編外協加工點和農戶加工點,支持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農村經紀人、致富帶頭人等,充分利用村內的閑置廠房、倉庫、宅基地等場地建設共同富裕加工園,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家門口的這些小微企業基本實現訂單生產,企業運行穩定,群眾穩崗就業。
目前,全縣已整合203個村級幫扶車間和336家藤編外協加工點、5380家農戶加工點,建設村級共同富裕加工園224個,實現224個行政村都有家門口工廠。入駐戶外休閑用品小微企業115家、服裝服飾加工企業49家、其他企業30家,帶動近6萬名群眾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元,穩穩托起當地老百姓家門口增收致富的夢想。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