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美如畫 產業紅似火
摘要:種下“脆玉梨”收獲“致富果” 走進蟻蜂鎮春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每棵梨樹上都掛滿了褐色的、沉甸甸的套袋,里面包裹的是一個個清脆香甜、皮薄汁多的“脆玉梨”。
駐馬店網訊(記者 付建強 實習生 沈夢媛)盛夏時節,行走在驛城區蟻蜂鎮的山川沃野,青山疊翠、綠意盎然,處處煥發勃勃生機。
蟻蜂鎮春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人在采摘“脆玉梨”。記者 張朝 攝
500畝梨園,一個個碩大飽滿的“脆玉梨”“黃金梨”掛滿枝頭,已進入采摘期;艾草加工車間,幾十噸晾曬好的艾草捆扎整齊等待加工,空氣中彌漫著濃濃艾香;云夢山下,農家樂、野奢營地,成為游客休閑娛樂的打卡地……
艾草飄香致富路
近日,走進鄧莊村億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車間,一捆捆曬干的艾草整齊擺放,粉碎機、壓縮機、打捆機、封袋機、卷絨機等設備一應俱全。
“艾草在每年的5月、7月、10月收割,1年可以收割3茬,畝產1400斤左右。”負責人李紅賓告訴記者,合作社投資1000萬元建設艾草種植和加工項目,采用“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與脫貧戶簽訂種植回收協議,同時為當地村民提供近30個工作崗位,每個崗位每年能增收20000多元。
艾草全身都是寶,有祛濕、散寒、止血、消炎等功效。艾葉能加工成艾絨,用于制作艾條。艾稈可以制成艾枕、足浴藥包、艾草精油等。艾草種植成本低、技術簡單易學、畝產收入高、方便管理,一次種植持續收益多年,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合作社積極打造艾草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體系,著力在深加工產品銷售上下功夫,拓展艾草產品市場,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幫助和帶動更多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鄧莊村大力發展艾草產業,許多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種植艾草。全村有20戶村民種植艾草,種植面積300多畝,每畝增收4000多元。
種下“脆玉梨”收獲“致富果”
走進蟻蜂鎮春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每棵梨樹上都掛滿了褐色的、沉甸甸的套袋,里面包裹的是一個個清脆香甜、皮薄汁多的“脆玉梨”。
“現在陸續成熟可以采摘了,再過一星期,甜度也會更高,就開始大量上市,那時候我們也該忙碌起來了。”合作社負責人馬慧摘下一顆果子,剝開套袋向記者介紹,這個梨子屬于早熟品種,每年上市的最早,炎炎烈日吃一口清爽止渴。
“不套袋的果子,幾乎沒有好果,不是被蟲蛀了,就是被鳥啄了,套袋可以起到防蟲防鳥啄的效果,果子的成品率在90%以上。”馬慧說,除了套袋,還要生物防蟲,就是在果園里面安裝高約三米的消毒燈,用于防蛾類幼蟲等對梨樹的侵害,確保上市的果品綠色無公害。
據工作人員介紹,合作社種植基地用工高峰期是在每年五月份,需要給果子疏果和套袋,幾百畝果園需要50多人干一個月,一天70元。目前,春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有568畝土地用于特色種植,帶動農戶近400戶,發展面積3500多畝,主要種植梨、桃、西瓜、甜瓜和蔬菜,梨園每畝平均收益在2000元。
紅色基因添動力
“這個館里的每張照片、每個老物件背后都有著動人的故事,充分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志士建立新中國的英雄事跡,以及農耕時代遺留下來的民俗文化。”修繕一新的龐閣村史館里,蟻蜂鎮辦公室的李艷向記者講解。
龐閣村是革命老區村,具有悠久的革命歷史。龐閣村史館由革命先輩楊玉璞的故居改建,是一座青磚鋪地、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占地面積1286平方米,整體建筑風格質樸厚重,保持了楊玉璞故居原貌基本特征。館內展示了“紅色記憶”“革命先賢避難處”“留住鄉愁”“鄉村振興”“鄉村記憶”等幾部分。
村史館的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蟻蜂鎮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勢,以紅色文化為基,以名人文化為魂,打造龐閣村、宋沖村史館,形成集黨性教育、紅色游覽等于一體的矩陣,發展“紅色+綠色”旅游等特色產業,真正把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
目前,龐閣村現有晚秋黃梨,黃金梨、脆玉梨、圓黃梨共1083畝,依靠生態旅游采摘、售賣果苗及水果,村民每畝增收2100多元。當地村民結合種植葡萄、油桃、黃桃,打造集戶外觀光、生態采摘、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逐步形成了休閑農業、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三足鼎立的產業發展格局,走出一條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秀美山水點亮鄉村旅游
蟻蜂鎮地處桐柏山與伏牛山余脈交會處,三面環山、中部平原,主要山脈為伏牛山余脈,境內最高峰為金頂山大金頂,海拔613米。依托天然的自然資源與紅色文化基地,讓這里成為全國旅游示范鎮。
在蟻蜂鎮橡林村云夢山腳下,集休閑娛樂、住宿野炊為一體的三川野奢營地,成為遠近游客心目中的網紅打卡地。
該營地在蟻蜂鎮上付莊,走進營地可以看到餐廳、吧臺、帳篷、音響設備等。營地背靠云夢山,附近還有淺淺的溪流,這種高溫天氣,可供游人涉水嬉戲。營地前面是一個精致的農家小院,可供游人喝茶、聊天、寫書法,后面就是露營的地方,可以提供餐食和自然環境下的野營。
“看到蟻蜂鎮依山傍水、空氣宜人,非常適合做戶外休閑娛樂,于是就返鄉創業,打造了這塊營地。”該營地負責人說。
在青山綠水間,新建成的“云夢山書畫院”,溪水潺潺、云霧繚繞、清新素雅。該書畫院由蟻蜂鎮人民政府、驛城區文化和旅游局牽頭、蟻蜂鎮人民政府出資、橡林村委及全體村民大力支持和有志于鄉村文化傳播的書畫界仁人志士積極參與,村民張建軍踴躍捐獻自家老宅院,共同謀劃打造。
云夢山書畫院占地面積520平方米,建筑面積260平方米,設創作、展覽、培訓、休息等功能室,為藝術家、院校藝術生、書畫業余愛好者提供一個集寫生、創作、交流、交易、培訓為一體的鄉村藝術殿堂,打造成為蟻蜂鎮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張亮麗的藝術名片。
“充分利用境內的自然資源、農業資源、文化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紅色旅游、觀光采摘農業、研學一日游等,積極打造山谷旅游度假區,繪就蟻蜂鎮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展望未來,蟻蜂鎮鎮長張遠信心滿滿。
掃碼看視頻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