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外墻脫落,明確維修主體是關鍵
摘要:其實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印發《關于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完善房屋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研究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等制度。”而一些老舊小區高樓外墻的風險又迫在眉睫,恐怕需要拿出能救“近火”的方案。
近日,全國多地發生高層住宅外墻保溫材料、瓷磚等大面積脫落的現象,導致多人受傷。從多地發生的案例來看,因外墻脫落發生生命或者財產損失,要追責索賠,目前面臨很多障礙,已經成為城市不得不高度重視的問題。
外墻脫落,原因比較復雜,有些是因為建筑工藝的問題。比如2000年之前蓋的高樓,不少會在外墻使用瓷磚。但這些瓷磚過了一定年限就有可能出現自然脫落。自2000年開始,很多地方禁止用現場水泥拌砂漿粘貼外墻飾面磚,可是在那之前的建筑,存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此外,像外墻保溫材料等,雖然在當初建筑驗收的時候沒問題,但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一些雨雪、高溫天氣多發的地方,建筑“老化”的進度也可能超出預期,進而出現意外。如果是建筑質量問題,還可以歸咎追責開發商,如果是自然“老化”,明確責任就很困難。
整體而言,面對這種公共空間的隱患,當務之急是以制度明確定期檢查和維修的主體,盡可能地減少和避免損失。面對存量房的安全隱患,相關部門也已經意識到其中存在的風險。今年6月,住建部主要負責人就提出,要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如果這樣的制度可以出臺,定期對房屋進行檢查維修,類似外墻脫落的風險就能得到很好的管控。
其實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印發《關于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完善房屋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研究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等制度。”可以說,建立類似的房屋體檢和維修制度,并不缺共識,現在最缺的其實是資金,有了資金,才能更好地明確維修主體。
對此,有人大代表和相關專家建議,可以從地方的土地出讓金或老舊小區改造資金等劃撥。如果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比較豐裕,該建議的可行性還高一些,可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不少城市房地產市場萎靡,土地出讓金短期未必能指望得上。而一些老舊小區高樓外墻的風險又迫在眉睫,恐怕需要拿出能救“近火”的方案。
地方政府需要從短期和長期兩個維度來思考方案。短期先對轄區的高樓做一系統排查,對隱患較高的小區,優先安排資金維修,避免發生意外。長期來看,可以統籌考量是劃撥土地出讓金還是國企利潤等,盡快找到靠譜的資金渠道,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避免將來更多高樓建筑“年老”之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修繕。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