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華戰略出爐,中德關系怎么走
摘要:一方面,該戰略文件釋放出一個較為明確的信號:在近年來國際大環境急劇變化、中國影響力日益增長的大背景下,德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已有較明顯的調整。第二,鑒于德國對華政策上流露出的觀念轉向,此前較少提及的所謂“價值觀”話題或將在中德關系中頻繁出現,或對未來中德關系造成一定沖擊。
德國近期在對華政策上搞了一個大動作:正式出臺《德國聯邦政府中國戰略》。
朔爾茨領導的本屆德國政府醞釀這一戰略文件已久,它被視為未來一段時期內德國在各領域對華行動的指南針。
該戰略文件強調對華“去風險”,稱德國致力于減少在一些關鍵領域對中國的依賴。文件發布后,有外媒渲染稱,該戰略意味著“同此前中德關系、中德經貿發展態勢的‘決裂’”。
中德關系,真的要“涼”?
新戰略難掩“防華”基調
這份40頁的戰略文件主要介紹了當前德國政府如何看待中國,如何評估德中關系現狀和前景,并提出未來德國在雙邊、歐盟和國際合作層面應對中國帶來競爭挑戰的舉措。
本屆德國政府制定中國戰略,意在統一德國內部對華政策,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更好維護本國利益,并為加強與利益相關方在中國問題上的協調奠定基礎。
在對華定位上,該戰略沿用歐盟此前就歐中關系提出的三重定位,即視中國為 “合作伙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然而,該文件也毫不遮掩地宣稱:“近年來,兩國關系中對抗和競爭的因素增加。這促進我們需要改變對中國的態度,重新調整與中國的合作。”
鼓噪對華“去風險”
在戰略文件中,“去風險”和“減少依賴”是核心內容。
文件指出:“近年來中國對歐洲的依賴程度在不斷下降,而德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卻越來越高。單方面依賴關鍵的初級產品、尖端技術和個別市場會限制貿易選擇。德國希望在繼續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在關鍵領域對華依賴,以降低風險。”
同時,文件還是重申了德國政府不尋求將兩國經濟“脫鉤”的態度。文件發布后,總理朔爾茨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強調了這一點。
正如德國工業協會總裁西格弗里德·魯斯武爾姆此前所指出,所謂“脫鉤”是錯誤行為,既不現實,也有危害。
2022年中德雙邊貿易數據顯示,中國連續七年成為德最大貿易伙伴,德自華進口同比大增三成。諸多德企看好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對華經貿合作有增無減。如果德國政府欲借“去風險”之名,行對華“脫鉤”之實,那么首當其沖受損的,怕是德國自己的利益。
德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
從該戰略文件的制定過程和內容上看,當前德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確實有些“糾結”。
2021年年底,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達成聯合組閣協議,聯合政府上臺執政。此后,制定對華戰略一事便提上了日程。
但戰略文件起草過程并不順利,一直處于重新評估和修改狀態。德國《商報》報道說,在文件公布的前兩天,德國政府各部門還在談判。
該戰略出臺時間一拖再拖,主要是因為德國各方力量在不少涉華問題上意見不一。聯合執政三黨中,綠黨更為激進,主張在經貿問題上對中國采取更為強硬的態度,而朔爾茨所在社民黨的主張則相對務實、溫和。
據德媒報道,社民黨一內部團體此前發表了一份對華政策立場文件,呼吁推行務實的對華政策,警告不要采取反華戰略。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學者芭芭拉·蓬格拉茨認為,綠黨籍外長貝爾伯克和總理朔爾茨之間存在重大分歧,政黨政治是德國當前對華政策的特征。此外,德國經商學界人士也都不同程度參與了戰略的制定。
因此,最終出臺的內容,是各方協調、妥協的結果。
從內容上看,尤其為綠黨所關注的環保、人權等問題均有所體現。文件多次提及價值觀問題,一些敏感議題上有強硬措辭。但與最初披露的版本相比,一些表述調整得更為溫和,使得戰略內容整體上沒有過于極端。
中德關系何去何從
現在再來看文章開頭的問題:
德國對華關系,真會如某些外媒所說的那樣,同過去“決裂”嗎?
應當看到,這種觀點明顯有煽風點火、挑撥離間之嫌。《中國戰略》是一份綱領性文件,目前作出某種結論還為時尚早,還需觀察此后戰略的具體執行情況。
一方面,該戰略文件釋放出一個較為明確的信號:在近年來國際大環境急劇變化、中國影響力日益增長的大背景下,德國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已有較明顯的調整。
第一,德國更強調本國優先,在各個方面加大了對中國的防備,意圖加強在原材料供應、創新技術等關鍵領域中的安全,以更好維護本國利益和地位。這是德國這個傳統強國對中國實力穩步上升、在國際舞臺話語權逐漸增加所作出的反應。
第二,鑒于德國對華政策上流露出的觀念轉向,此前較少提及的所謂“價值觀”話題或將在中德關系中頻繁出現,或對未來中德關系造成一定沖擊。
另一方面,也應看到,中德沒有根本利害沖突,合作基礎扎實,發展動力強勁。該戰略文件也強調與中國在氣候變化和環保、文化、教育等領域開展合作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世界上兩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德更加緊密地攜手合作,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穩定,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和建設性。
(讀懂世界大事,請關注“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