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針菇遇上工業化
摘要:該公司生產負責人張德富帶領記者來到車間的一處電腦屏幕前,金針菇生長環境的各項參數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精準可控。公司創新循環經濟模式,食用菌生產產生的菌渣一部分作為有機肥原料還田,田間生產產生的玉米芯、麩皮、米糠等廢棄物還能作為食用菌培養基的原料循環使用。
記者 楊 森
350米長的生產車間,219個菌房,一天40萬瓶。
一家金針菇生產企業,如何干出全國頭號產能?用“工”辦法辦農事,究竟能產生多大規模效益?
日前,走進位于泌陽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河南鮮菇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瓶瓶金針菇正搭乘遍布廠區的全自動運輸裝置,從育種車間進入菌菇房培養,再從菌菇房進入采摘車間進行成品切割,最后從采摘車間進入自動化包裝車間包裝下線,準備出廠銷售。偌大的生產線上,只有設備正在靜靜運轉,極少看到工人的身影。
據了解,該項目由全國食用菌行業標準制定者、行業領軍企業品品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集食用菌種植、研發、加工、貿易于一體。項目包括12條食用菌自動化生產線,日出菇200噸,年產7.5萬噸,產值3億元~4億元,金針菇單品規模全國第一。
剛進廠區,撲面而來的濕冷空氣和陰暗無光的環境讓記者產生了好奇。“生長環境調控技術,是我們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數字化栽培環境中央監控系統,可以實時監控、遠程調控空調、抑制機、光照裝置、加濕器等設備,實現空氣、光照、溫度、濕度的全方位控制,模擬金針菇自然生長環境。”該公司生產負責人張德富帶領記者來到車間的一處電腦屏幕前,金針菇生長環境的各項參數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精準可控。
“傳統栽培模式下,金針菇主要通過立體栽培,不僅規模小、質量參差不齊,而且非常依賴氣候條件。我們利用工廠化模式栽培,可實現全天候種植和全年不間斷生產,不僅產量大幅提升,而且產品質量完全可控。”張德富說。
在先進生產設備的“呵護”下,金針菇要走完配料、攪拌、裝瓶、滅菌、冷卻、接種、培養、搔菌、栽培、包裝、挖瓶共11道工序才能登上百姓餐桌。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過程,不僅讓無接觸生產成為現實,更將質量控制滲透進每個生產環節,有利于培養營養價值更高、經濟效益更好的金針菇。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好品種才能長出好效益。走進該公司菌種培育實驗室,研發人員正拿著試管仔細觀察種源栽培情況。該公司自主研發了菌種培育技術,通過母種、原種、栽培種三級逐步放大模式,層層篩選出最優秀的種源用于規模化生產。該公司還與食用菌院士李玉及其團隊開展技術合作,借助院士“最強大腦”賦能食用菌新品種選育、優化及推廣種植,牢牢牽住種源這個“牛鼻子”,筑牢育種創新的核心競爭力。
工廠化模式,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帶來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公司創新循環經濟模式,食用菌生產產生的菌渣一部分作為有機肥原料還田,田間生產產生的玉米芯、麩皮、米糠等廢棄物還能作為食用菌培養基的原料循環使用。另一部分菌渣經過烘干,可以作為動物飼料原料出售,也可以作為廠區內部鍋爐燃料,用于金針菇的高溫滅菌工藝,真正實現了生產過程零損耗、綠色無公害生產。
泌陽縣通過鮮菇坊的產業龍頭帶動,正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服務力度,持續推動延鏈補鏈強鏈,聚力打造食用菌全鏈條產業集群,奮力譜寫“中國菌都”創新發展新篇章。
掃碼看視頻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