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潔自凈水環境 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上蔡生態濕地公園景美如畫
駐馬店網訊(記者 陳 誠 馮 帥 通訊員 岳營營 文/圖 )
在上蔡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來上蔡,如果不去生態濕地公園走走看看,如同沒來過上蔡。
為什么上蔡人會這樣說?因為上蔡生態濕地公園是污水處理、廢水利用、物理沉降、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礦物吸附等處理措施后的產物。
日前,記者在上蔡生態濕地公園看到近千畝的公園內百花爭妍、綠樹成蔭、蝴蝶嬉戲、鳥兒歡唱。位于濕地公園中心的湖里蛙聲陣陣,白鷺時而在水中覓食、時而在水面上飛翔。行走在這片千畝公園中,新鮮的空氣、撲鼻的花香……讓記者仿佛置身于一處世外桃源。
眾所周知,上蔡縣是一個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平原農業大縣。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短缺、水生態脆弱等問題日益嚴重,已經成為制約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全縣整體形象的瓶頸。
2018年,上蔡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決策部署,為統籌解決好上蔡縣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等問題,投資3億元啟動生態濕地公園建設項目。
該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1000畝,其中人工濕地+三級清水塘深度凈化系統占地380畝,景觀綠地占地620畝,設計日處理量4萬立方米。人工濕地深度處理工程采用當前國內外最為先進的微曝氣垂直流+清水塘尾水深度凈化工藝,具有建造成本低、運行費用小、操作維護簡單、氮磷去除效果好及對不同類型污水適應能力強等特點,是繼安徽合肥南淝河濕地、云南洱源人工濕地后,又一個采用該凈化工藝的人工濕地。上蔡生態濕地公園的建成為國內外水環境綜合治理提供了一個成功范例,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上蔡生態濕地公園建設時堅持“以生態為根基”的基本原則,致力打造集“生態修復”“地域文化”“城市休閑”三位一體的景觀空間形態。通過人工濕地中一系列物理沉降、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礦物吸附等處理措施,將地表水劣Ⅴ類水穩定提升為Ⅳ類,實現生態凈化和水資源循環利用,創造能自潔自凈的健康水環境,維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在景觀設計中,以生態造景和植物造景為基礎,陸地景觀和濱水景觀相互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濕地景觀,人工濕地中選擇20余種沉水、挺水、浮水植物,打造水中森林體系,陸地綠化高低起伏,多種植物種類相配合,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
作為開放式公園,上蔡生態濕地公園還利用二三級塘式濕地,建造觀賞性水面景觀,包括木質棧道、濱水步道、休憩平臺、中式涼亭……在為市民提供安全而舒適的多元親水活動場地的同時,搭配具有上蔡地域文化特色的雕塑景觀,有效地提升了濕地公園的文化底蘊;科普廣場上的水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知識,豐富了濕地公園的文化內涵。生態濕地公園的建成極大改善了上蔡縣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對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上蔡、宜居上蔡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陳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