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巍峰: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河南要展現更多擔當、貢獻更多力量丨鄉村振興看河南
頂端新聞記者 卞瑞鶴
7月13日,2023鄉村振興論壇暨“鄉村振興看河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新鄉平原示范區啟動,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出席會議,并對河南鄉村振興推進情況作了介紹。
孫巍峰表示,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業農村大省,河南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錨定“兩個確保”、全面實施“十大戰略”,牢牢守住確保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著力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一、抓好糧食安全頭等大事。河南始終把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積極對接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和機制保障,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1300億斤,小麥單產、總產穩居全國第一。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糧食播種面積持續穩定在1.61億畝以上,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今年在全國率先探索“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推進模式,3年內建成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配套融合,可增加糧食產能33億斤以上,力爭2025年跨上1400億斤新臺階。去年麥播以來,環環緊扣抓好小麥田間管理,苗情長勢好于常年,重大病蟲有效控制,眼看夏糧豐收在望,面對麥收時突如其來的大范圍持續陰雨天氣,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農業農村廳全力抓好搶收保種、抗災穩市,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保住了勞動成果、維護了農民利益,同時迅速啟動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實施搶時早播、良種推廣、密度提高等十項關鍵措施,正努力實現“以秋補夏”。
二、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近年來,河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農業科技創新,著力構建一流創新平臺、匯聚一流創新人才、培育一流創新主體、營造一流創新生態,省委、省政府立足打造國家農業創新高地,以世界眼光和戰略魄力謀劃建設“中原農谷”,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創新體系,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37家省級以上農科教研平臺已進駐,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9%,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7%,5G+智慧農業、智能灌溉、苗情監測等一大批數字農業場景加快呈現,中原傳統農業正在向智能現代農業加速轉變。實施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攻關、龍頭種企培育等六大行動,落實黨中央種業振興戰略,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成投用,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河南種業集團,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小麥、花生育種水平國際領先、供種能力全國第一,秋樂種業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是近十年來全國首個上市的農作物種業企業。以市場化方式推進農技、農機、農經“三支隊伍”改革,著力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全省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
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立足河南實際,做足做活“土特產”這篇大文章,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河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居全國第二位。加快建設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全省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比57.8%,名特優新農產品593個、全國第一,肉蛋奶總產量1325萬噸、占全國總量1/12,生豬存欄4260.52萬頭、全國第一。實施冷鏈食品、休閑食品、特色功能食品等升級行動,河南農產品加工業全國領先、是全省兩個萬億級產業之一,雙匯、牧原、三全、思念等行業旗艦保持優勢地位,衛龍、蜜雪冰城、千味央廚等新興企業迅速崛起,預制菜規模超過150億元,酸辣粉占全國80%以上市場份額,初步實現了從“國人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的華麗蝶變。深入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加快建設12個國家級、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7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動農文旅等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發展,休閑農業經營收入和鄉村旅游人數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全國率先出臺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設計河南、美麗鄉村”為引領,以“治理六亂、開展六清”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主抓手,創建20個鄉村建設示范縣、100個示范鄉鎮、1000個示范村。蘭考縣、長垣市、舞鋼市、清豐縣、光山縣5個縣(市)獲批創建首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完成1.95萬個村莊“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編制,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3.9萬公里,鄉鎮和農村熱點區域實現5G網絡全覆蓋,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0%,涌現出郝堂、大召營、漁池等一大批美麗鄉村。深化“五星”農村黨支部、“三零”平安單位(村、社區)等創建活動,平安鄉鎮(街道)、村(社區)占比動態保持在80%以上,50%以上的鄉鎮和村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標準。
五、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持續強化農民技能增收、經營增收、財產增收、轉移增收,實施“田園增收”等十大行動,脫貧人口、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2.4%、17%,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聚力打造“豫農技工”“河南護工”等“豫字號”人力資源品牌矩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超3000萬人、全國第一。新增持證技能人才403.2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7元、增速連續11年高于城鎮居民。農村平均每百戶居民擁有家用汽車39輛、空調135臺、熱水器84臺,4000多萬農民群眾正在意氣風發奔向新征程。
孫巍峰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河南正在探索中不斷前進,同時還存在產業富農能力不足、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基層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突出問題。下一步,農業農村廳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提出“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的殷殷囑托,立足河南實際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努力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走在全國前列,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上展現更大河南擔當、貢獻更多河南力量。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