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崗:水蛭養殖走出別樣“蛭”富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說起水蛭,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厭惡或恐懼,避之不及。但其較高的藥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卻深得不少養殖戶的青睞。汝南縣王崗鎮孔寨村熊灣自然村的幾戶農戶就是水蛭養殖產業的受益者,經過8年的時間,盡是把一洼洼池塘變成了“聚寶盆”,靠養水蛭走上了致富路。
7月14日,記者來到熊灣村水蛭養殖基地,看到一片片低洼的土地上建起了很多水池,水池上面蓋著遮陽網,黑壓壓一片,蔚為壯觀。走向水池,透過遮陽網空隙,看到清澈的水面上,零星地鋪散著片片睡蓮,絲毫看不到水蛭的蹤影。
“水蛭就在下面,睡蓮就是他們的休閑地。”見記者一頭霧水,養殖戶熊本立笑著說,并把手深入水下,撈起一把水蛭。
“你看,這茬水蛭長得不錯,才兩個月就長這么大。”熊本立望著圓鼓鼓、似蝌蚪狀的青黃色的小水蛭欣慰地說,今年他養了30多池水蛭,為了讓水蛭長得好,他下了很大的本錢,不僅給每個水池安裝了遮陽網,還通上了制氧機。
熊本立告訴記者,養水蛭不僅需要技術,而且水蛭對水質、環境和溫度的要求也很苛刻,否則極易死掉。他已摸索近8年,目前養殖水蛭的成活率才達到60%。雖然成活率不高,但由于養的是寬體金線蛭,藥用價值很高,干水蛭市場價賣到1900元一公斤,效益依然可觀。
另外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80平米的水池,一般能投放10000個幼苗,按成活率60%算,到收獲期,能產濕水蛭150斤,曬成干水蛭25斤,收入能達2萬多元,30個80平米的水池,年收入就可超過60萬元。除去購買水蛭種、飼料(螺螄),安裝遮陽棚、制氧機及用工等費用,凈利潤也能達到40萬元。
談到銷售和下一步的打算,熊本立自信滿滿地表示,養水蛭不愁銷路,有很多外地商販一到水蛭上市就會立馬來收購。此外水蛭養殖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好,只要有農戶愿意養,他愿意把自己的“蛭富經”向周邊推廣,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育種苗服務,帶動更多鄉親共同發家致富。目前,他已帶動5戶農戶養殖水蛭,養殖基地共占地40多畝,年產干水蛭近2000斤,銷售額超過200萬元。水蛭售賣不僅給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還帶動周邊農戶通過捕撈田螺、在基地務工等增加了村民收入。
據該鎮鎮長職梟梟介紹,熊灣村的水蛭養殖,只是該鎮水產養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原則,瞄準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針對孔寨、何崗等村內河溝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村民大力發展野生魚、水蛭、珍珠等特色養殖產業,并加快形成規模效應,持續增加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