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農谷:在希望的田野上筑就“中原糧倉”
一場清涼的夏雨洗去了烈日炎炎,雨后的新鄉,疊錦披翠,美得不可方物。7月13日,“聚焦十大戰略 共繪出彩河南 ‘鄉村振興看河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暨2023鄉村振興論壇”在河南省新鄉市正式啟動。儀式結束后,由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中國搜索等中央媒體和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等省級媒體組成的采訪團走進新鄉市平原示范區,參觀走訪河南鄉村振興典型示范區——中原農谷。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 中原農谷以建設國家農業創新高地為引領,聚力打造國家種業科技創新中心、現代糧食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農業對外合作交流中心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智慧(數字)農業示范區,總規劃面積16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域就是平原示范區。
走進中原農谷展廳,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30根亞克力柱子,里面裝著小麥、水稻、花生、玉米等10多個品類的種子。
展廳講解員向采訪團介紹, “大家看它的形狀特別像咱們國家的長城,所以也叫它‘糧食長城’。我們中原農谷也想用糧食長城,去保衛祖國的糧食安全,用優質的良種,給糧食長城添磚加瓦。這30根亞克力柱子排列得錯落有致,像鋼琴的黑白琴鍵一樣, 我們中原農谷將會用糧食鋼琴,在黃淮平原的土地上譜寫出農業最美的樂章。”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采訪團參觀了中原農谷展廳。“北方的優質良種想要南下去推廣,南方的品種想要北上去繁育,需要在新鄉周邊地區種植3至5年,讓作物的株高、產量等性狀適應穩定后,才能大面積地去推廣種植,所以新鄉也是南北物種交叉種植和繁育的最佳試驗場所。”
在神農種業實驗室,科研骨干周正富認真地為大家講解小麥育種基礎理論。面對一大堆燒腦的專業術語,記者們卻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認認真真地錄視頻,做筆記。神農種業實驗室是河南省政府批準建設的首批省實驗室,致力于解決生物育種領域的“卡脖子”問題,也是科技助力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大舉措。
傍晚六時許,雨過天晴,采訪團又趕到了新鄉市平原示范區高標準農田,見到了來自師寨鎮苗樓村的種糧大戶薛偉波。
四十多歲的薛偉波一說起自己耕種的兩千多畝田地,臉上就溢滿了笑容。“現在基本是訂單式種植,而且澆水施肥噴藥都用上了高科技,省時省力省人工,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在他身后,是一臺正在工作的X波段昆蟲雷達監測儀。
中原農谷農田智慧控制系統,是通過5G農業智慧云平臺,觀察區域內所有灌溉設施的當前狀態,可以監測到每個點位的蟲情,十多個氣象信息指標,還可以通過不同深度分析土壤的含水量、溫度、鹽分等,更直觀地監測到農田的生長態勢,統籌農業的生產和發展。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新鄉市平原示范區管委會主任岳永鵬在接受采訪時說,“省委、省政府作出‘南有航空港,北有中原農谷’的重大決策部署后,平原示范區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大力推進和美鄉村‘里子’建設,聯建‘讓好田更甜’新模式,讓群眾增收多方獲益,實現企業、村集體、農戶‘三增收三滿意’。”
未來中原農谷將通過實施種業攻堅工程、產業壯大工程、開放帶動工程、品牌培育工程、人才集聚工程等打造全產業鏈、集聚型、開放型、 品牌型、智慧型的發展格局,在希望的田野上筑就“中原糧倉”。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