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特色小產業做出“大文章”
摘要:我們充分利用驛城區東南部鄉鎮平原沃野的優勢發展蔬菜基地,利用西部鄉鎮多淺山丘陵資源發展藥菊、金銀花、艾草、夏枯草、紅花等藥材種植產業,以特色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通過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讓農民生活更加富裕?!?/p>
記者 閆宏偉 呂春芳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驛城區立足區情,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瞄準市場需求,定向培育壯大了有特色、有潛力的鄉村產業和特色農產品,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記者走進驛城區水屯鎮水屯村馬莊的絲瓜種植基地,看到絲瓜架上掛滿了絲瓜。絲瓜種植大戶馬健抓住蔬菜緊俏時機,盡享豐收的喜悅。
“我今年種了30畝絲瓜,畝產在3000公斤左右,市場行情不錯。”馬健說。
“我們村距市區不足5公里,交通便利,土地平整肥沃,村里瞄準絲瓜種植這一特色產業,從絲瓜品種到種植技術,全力支持村民。目前,全村絲瓜種植面積超過500畝。如今水屯村儼然成了村民們口中的‘絲瓜村’。”水屯村黨支部書記李純告訴記者。
就在水屯村的絲瓜成為村民“致富瓜”的同時,水屯鎮關帝廟村也不示弱,積極主動邀請市區農業專家開出種植大蔥的偏方。時至盛夏,關帝廟村的村民也走在“蔥”滿希望的田野上。
記者在關帝廟村看到,綠油油的大蔥長勢喜人,在田地務工的村民很開心。
“我在這兒拔草、培土、澆水、施肥,每天工資60元。在家門口打工,顧家掙錢兩不誤。”村民劉妮告訴記者。
“我今年種了300畝大蔥,像我這樣的種植戶在關帝廟村還有好幾戶。我們種的大蔥蔥白肥大、肉厚心實,口味偏甜,一畝地能收一萬多斤。”種蔥大戶孫永強說。
“水屯鎮擁有9.4萬畝耕地,我們采取‘村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蔬菜種植基地?,F在正是蔬菜盛產期,全鎮多個蔬菜種植基地每天都會通過美團外賣、生鮮物流等電商平臺將新鮮蔬菜銷往全國各地。”水屯鎮黨委書記董亞楠告訴記者。
在驛城區所轄的多個鄉鎮中,除了東南部幾個鄉鎮地平田肥適合發展蔬菜種植外,占西部幾個鄉鎮面積近半的丘陵荒地,也是群眾描繪鄉村振興的獨有“畫布”。
時下,在驛城區朱古洞鄉秦莊村,豐金源種植農民合作社種的幾百畝金銀花迎來采收期,近百人組成的采摘隊伍非常壯觀。
“今年合作社種植金銀花300畝,每畝收入10000元,可以解決周圍鄉村300多人就業。”豐金源種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李劍波說,秦莊村屬于淺山區,水資源豐富,適應種植中藥材。金銀花“五一”后開始采摘到9月結束。附近務工的村民一個采摘季就能從合作社領到近萬元的工資。
如果說金銀花是當地種植產業中的“清流”,那么種植的藥菊就是朱古洞鄉的“顏值擔當”。
在該鄉錢莊村,一排排青綠的藥菊苗長勢良好,工作人員分工協作,井然有序地忙碌著。正如種植戶所說:“要想秋菊收成好,夏季細管不能少。”
藥菊種植與收獲,不僅使村集體增收,也為當地剩余勞動力增加了收益。500畝藥菊在扮靚鄉村顏值的同時,也鼓足了村民的“錢袋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我們充分利用驛城區東南部鄉鎮平原沃野的優勢發展蔬菜基地,利用西部鄉鎮多淺山丘陵資源發展藥菊、金銀花、艾草、夏枯草、紅花等藥材種植產業,以特色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通過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讓農民生活更加富裕。”驛城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湘軍說。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