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
摘要:在政策保障方面,提出將超市、便利店、菜市場等納入保障民生、應急保供體系,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等納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微利、公益性業態給予房租減免、資金補貼等支持。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 謝希瑤 潘潔)商務部等13部門研究制定的《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7月12日對外發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開,推動多種類型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計劃提出五方面實施重點,包括系統謀劃設計,優化社區商業布局;改善消費條件,豐富居民消費業態;創新消費場景,增強多元化消費體驗;推動技術賦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促進就業創業,提高社區居民收入。
在改善消費條件、豐富居民消費業態方面,提出在居民“家門口”(步行5~10分鐘范圍內),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引進智能零售終端,讓消費更便捷;在居民“家周邊”(步行15分鐘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讓消費更舒心。
發展“一店一早”。支持特色化、多元化的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社區超市)進社區,搭載代扣代繳、代收代發、打印復印等便民服務,提高便利化程度。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務”“互聯網+早餐服務”等為主體,構建多層次早餐供應體系,增加網點密度,豐富早餐品種,保障居民“吃得好”。
補齊“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場(菜店)標準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務業態,提升環境、衛生和質量,促進放心消費、惠民消費。規范有序發展集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于一體的社區工坊,明碼標價,提供平價維修服務。
服務“一老一小”。鼓勵按照適老化標準建設改造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養老機構利用配套設施提供社區養老服務。探索發展社區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鼓勵建立社區護理站,為行動不便的失能、殘疾、高齡、長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發展嵌入式、標準化的托育機構和托育點,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平價服務。
計劃還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政策保障方面,提出將超市、便利店、菜市場等納入保障民生、應急保供體系,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等納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微利、公益性業態給予房租減免、資金補貼等支持。鼓勵探索社區基金模式,規范運營管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按相關規定落實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支持政策。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