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謹防中暑︱中暑的急救方法和預防措施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急診科 張賀川
三伏天至,驕陽似火。隨著熱浪來襲,大家紛紛開啟吃瓜、游泳、吹空調、暢飲“快樂水”模式。今天,我們來“趁熱”科普,講講“中暑”的那些事。
“中暑”是指在高溫、高濕、不通風的環境下,人體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疾病。按嚴重程度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是劇烈活動、大量出汗后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肌肉痙攣,無明顯體溫升高。熱衰竭是在熱痙攣的基礎上,出現發熱(體溫一般不超過40℃)、進行性疲乏加重、心率增快,伴有低血壓或暈厥。而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以高熱、無汗和意識障礙為特征,往往軀體溫度大于40℃,常合并肝臟、腎臟、凝血功能異常等多器官功能障礙,病死率高。
發生中暑要及時正確處理,錯誤的急救方式不僅拖延時間,更可能導致病情加重,以下錯誤急救誤區要避免:
誤區一:掐人中。掐人中能喚醒低血糖暈厥、反射性暈厥、部分腦卒中患者,但對于中暑昏迷者無效,時間緊迫,不能因“掐人中”而延誤降溫措施。
誤區二:猛喝涼水。中暑后需要合理補水,大量出汗時伴有電解質流失,而猛喝“涼白開”會導致人體出現稀釋性低鈉、低氯血癥,即俗稱的“水中毒”。
誤區三:服退熱藥。中暑發熱與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不同,中暑導致的發熱是人體的散熱中樞受損、熱量積聚,不能通過出汗散發,而退熱藥主要通過讓身體發汗來降溫,中暑后身體本就缺水,再服用退熱藥發汗可導致身體缺水加重,適得其反。
掌握正確的急救措施,對中暑的救治非常重要:
1.轉移:迅速將中暑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使其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并快速測量體溫。
2.降溫:患者頭部捂上冷毛巾,或用冰水或冷水進行四肢擦浴,然后用扇子或電扇加速蒸發散熱,有條件的也可以用降溫毯降溫,當體溫將至39℃以下時,暫停物理降溫。
3.補水:清醒患者飲用含鹽飲料,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補充部分無機鹽。
4.轉送:對于重癥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應用擔架運送,運送途中注意盡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臟等重要臟器,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礙,有腎衰竭者,需考慮行血液透析治療。
未病先防,積極預防中暑的發生,以下應做到:
1.加強宣傳教育,夏季穿寬松淺色透氣衣服,做好防曬。
2.炎熱天氣減少戶外活動,如需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陽光下。
3.改善高溫環境工作條件,適時休息,如出汗多、尿量明顯減少且尿色加深,提示電解質丟失及體內缺水,應及時補充電解質飲料。
4.中暑恢復后,數周內避免陽光下劇烈活動。
責任編輯:律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