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青蒂:當好新時代立案窗口“守門人”
通訊員 聶仲毅
康青蒂,1992年2月出生,201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5年通過省考進入上蔡縣人民法院工作,在東洪法庭工作三年多后調入立案庭,現任上蔡縣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在立案庭任職期間,參與訴前調解案件600余件,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
四年多來,康青蒂默默堅守在立案庭的“三號窗口”,每天早晨7點50分,康青蒂便準時到達崗位,審查郵寄材料,聯系當事人補充訴訟材料等等。律師和當事人都稱她為“三號窗口的溫柔小姐姐”,同事們需要立案庭協助也會第一時間想到“三號窗口”。距離百姓最近,體會民情最深,她用心回應群眾需求和期盼,在千千萬萬件家長里短、利益紛爭的“小事”中留下了用心用情、執著堅守的身影。面對贊揚和肯定,她微笑不語,埋頭做事;面對當事人的誤解甚至指責,她耐心細致辨法析理,讓群眾滿意而歸。
立案庭工作繁雜、瑣碎,涉及方方面面,同時也是法院對外形象的最好詮釋,這就要求立案庭干警不但要清楚各方面的法律規定,更要耐心、細致的解決當事人需求,讓他們安心參加訴訟,接待“無聲”的特殊當事人時,康青蒂全程手寫,一問一答,20余張便利貼便搭建起法院與特殊群體的溝通之橋,讓那位當事人熱淚盈眶;莊嚴的審判法庭里,一名年輕媽媽正在參與庭審,樓下的“三號窗口”,她的小寶寶正躺在“臨時媽媽”康青蒂的懷中,安然熟睡;下班時間已過,一位四十出頭的女士,一邊抹著眼淚來到“三號窗口”,一邊從包里掏出一沓起訴材料,康青蒂耐心的安撫她的情緒同時,仔細的幫她審查起材料,三十分鐘過去了,即便影響了下班,她也不曾露出半點不悅。方寸之間見天地,細微之處有乾坤,小舉動展現大溫情,這是康青蒂對法潤人心最好的行動詮釋。
2020年初,立案庭按照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暫不對外開放,但是審判工作不能停,康青蒂主動請纓承擔了更多的值班工作。當時當事人來電數量較多,有的是咨詢立案開庭等常規事項,有的是詢問上訴事宜、申請保全等緊急事項……她都逐一地為當事人講解程序,聯系法官,確保當事人各項訴求得以落實。她說:“這些工作對于我們來說是日常,但對當事人來說案件的每個環節都有可能直接影響他們的利益,尤其是在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將心比心,處理得快一點,當事人的心才能更踏實一點。”與此同時,康青蒂與其他立案庭法官助理一起擔負著訴前調解的任務,對標的較小、雙方對案件事實爭議不大的案件展開訴前調解,既節約司法資源,又提高訴前調解的質量效率,用工作實績推動訴源治理。
在休息之余分享工作心得時,她常說:“我身在立案窗口,除了接待前來立案的律師,更多的時間是在與當事人對話和釋明中度過,他們或因不懂法律而焦急切切,或因不滿裁判面露慍色,或因家庭糾紛而悲傷氣憤……對于我來說,可以立案的案件有很多,但是達不到立案條件案件背后的故事更讓我記憶深刻,這些故事讓以往急于闡明法律規定的我,慢慢地,學會了傾聽。”
她的日常工作就好似多個系統同時高速運轉的“機器人”,按照不同的工作要求、事情的輕重緩急去協調各個系統的運行。她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用每一本卷宗、每一份文書、每一次送達詮釋著法官助理的價值所在,成為員額法官的“左膀右臂”。
在她身上,司法為民并非空洞說辭,是鐫刻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她看來,傾聽,本就是身為立案人的基本素養;細心,應當是給予當事人的司法溫度。
在追夢法治的道路上,康青蒂的路還很長,今年五月她順利通過員額法官考試,更進一步的堅守法官事業,堅守律法初心,用更好、更實的成績回答人民群眾的每一道題。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