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無償獻血顯博愛
摘要:加入中華骨髓庫 剛成為獻血志愿者不久,李強了解到我國每年有很多人身陷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癥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痛苦中,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這些惡疾的理想方法,但由于自愿捐獻干細胞的人太少,許多患者找不到與干細胞相匹配的捐獻者而失去寶貴的生命。
記者 李國喜 見習記者 郭詩瑋
從2002年第一次獻血至今,他堅持無償獻血21年,累計捐獻全血5400毫升、成分血170次,累計折合獻血量約40000毫升,相當于本人自身儲血量的10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獻血達人”。在他的獻血足跡圖上赫然顯示著已經點亮了187人的生命之光。他曾先后多次獲得由國家衛健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頒發的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金獎;2021年榮獲駐馬店市無償獻血“百次獻血英雄”稱號;2022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他就是李強——駐馬店市第一初級中學的英語教師。
首次獻血
2002年11月5日,當時正讀大學的李強,在駐馬店市解放大道與風光路交叉口看到很多人在采血車前排隊獻血,他想著能為陌生人的康復做點事情,就加入無償獻血者的隊伍。坐在采血車上,看著自己的鮮血從針管緩緩流入儲血袋,他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李強一想到自己的O型血很快會輸送給急需的傷者、病人,使他們減少痛苦,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與滿足。
當他從血站醫護人員手中接過鮮紅的“無償獻血證”時,他就下定決心:無償獻血、奉獻社會。
從此,他把參加無償獻血當成了自己的一種社會責任,每次接到預約電話,他都會及時趕到血站,擼起衣袖去獻血。
為愛前行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看新聞報道里那么多人受傷流血,李強立即趕往血站獻血。他說自己不能親自到汶川參與救災,只能用無償獻血的方式為災區人民作點貢獻。每當想到又有幾位不知道年齡、性別、民族的患者因他的血液而得救時,他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無論工作多忙,只要接到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的電話,李強總是毫不猶豫地以最短時間趕往血站捐獻血液,因為他知道此時有病人需要血液挽救生命。從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李強共捐獻機采成分血41次,并且每次都是捐獻兩個治療量的機采血小板。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李強,是一位為愛前行的英雄。
加入中華骨髓庫
剛成為獻血志愿者不久,李強了解到我國每年有很多人身陷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癥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痛苦中,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這些惡疾的理想方法,但由于自愿捐獻干細胞的人太少,許多患者找不到與干細胞相匹配的捐獻者而失去寶貴的生命。這激發了他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念頭,于是,他申請加入了駐馬店市中華骨髓庫省級分庫。之后,他就一直期待自己能夠與某位患者配型成功。他莊嚴承諾:“只要成功配型,我會毫不猶豫地為患者提供造血干細胞。”
傳遞愛心
一花不是春,獨木不成林。李強經常給身邊的同事、朋友宣傳無償獻血的社會意義,并經常給自己的學生宣講無償獻血的知識,鼓勵他們成年后也做無償獻血的志愿者。在他的影響下,不少親朋好友、同事、學生也成為無償獻血的志愿者,用愛心為生命接力。
現在中國銀行駐馬店市分行工作的翟永飛就是李強的學生,成為無償獻血志愿者后經常和李強老師談自己的獻血感受。
教學中,李強先后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質課一等獎、河南省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河南省骨干教師、駐馬店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是駐馬店市教育云平臺名師課堂主講教師。
看到李強老師獲得“全國無償獻血終身榮譽獎”,駐馬店市第一初級中學校長岳煒揮毫寫下了這樣的贊語:無償獻血顯博愛,潛心教育甘奉獻。
這就是李強,一個無償獻血的英雄,一個在教學中承擔起“造血”使命的血性男兒。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