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丨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摘要:——2023年7月4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保持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就是對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重大貢獻 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
今天是第34個“世界人口日”。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口問題,強調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今天,黨建網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口問題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同學習。
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2016年5月18日,習近平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2023年5月5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2020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當前,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主要特征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我們愿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包括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2023年7月4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保持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就是對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重大貢獻
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必須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而超大規模經濟體可以也必須內部可循環。事實充分證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
——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目的是為解決全球性挑戰提供中國方案。中國首先專注于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保持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就是對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重大貢獻。我們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不斷提高農村衛生健康水平。
——2023年6月16日,習近平會見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時的講話
當前中國的中心任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富裕是本質要求,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是重要目標。這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但是我們會持續探索,勇往直前。中國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只能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2023年6月27日,習近平會見新西蘭總理希普金斯時的講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