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只有響起來才有生命力
摘要:所以,發起‘讓古琴醒來’這個項目的初衷就是希望古琴發出聲音,讓民眾從古琴的演奏中窺見祖先的靈魂,在古琴演奏出的音樂中與先輩對話。”
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竹林七賢精神領袖嵇康在《琴賦》開篇中寫道:“眾器之中,琴德最優。”作為《北大古琴傳承計劃——古琴進高校》的重要內容,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枯木龍吟·讓古琴醒來”繼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恭王府大戲樓等小型劇場舉辦了數次演出后,日前又走進了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讓更多的師生體會到了古琴的琴韻之美。
作為古琴藝術的申報和保護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在古琴研究和保護方面有著豐富經驗,近年來,該院通過常態性舉辦《枯木龍吟·讓古琴醒來》等活動,以古琴示范演奏、學術演講等形式推動古琴藝術廣泛傳播。
作為有著3000年以上歷史的撥弦樂器,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古琴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常見為伏羲式、仲尼式、落霞式、列子式、神農式、蕉葉式、劍式等。為了使琴充分振動,琴面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質木料制成。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綿長。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的差別主要取決于地區、師承和傳譜等,還有京師派、浦城派、泛川派等。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目前,除了私人藏家收藏的,傳世古琴大部分被收藏在博物館、大學等機構有500多張,但是這些價值連城的古琴通常被作為文物進行保護,有的甚至被放進恒溫恒濕的保護木柜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會長、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讓古琴醒來”發起人田青在談到通過“讓古琴發聲”的方式對古琴進行保護的緣起時感慨。
田青回憶,一次,他偶然看到了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至今保存著的意大利中世紀著名提琴制作家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琴,并用其來開演奏會的消息。斯特拉迪瓦里至今有100多張琴流傳于世,每張琴都價值約100萬美金。包括基金會、博物館所收藏的琴,都一直讓知名提琴家和琴師在使用著,有時甚至專門為琴舉辦音樂比賽,作為獎勵,冠軍可以用這些琴來演奏,這已經形成了樂器的保護形式,在這種流傳中,斯氏的琴被一代一代傳承。
“如果沉睡著的這500多張古琴再不被‘喚醒’,就有可能失傳。所以,發起‘讓古琴醒來’這個項目的初衷就是希望古琴發出聲音,讓民眾從古琴的演奏中窺見祖先的靈魂,在古琴演奏出的音樂中與先輩對話。” 田青說,這是傳承古琴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份理念和執著。這種變古琴“被動保護”為“主動保護”的模式,既能廣泛惠及民眾,又是在探索“原生態保護”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馮卓慧的《古琴保管方式研究》中坦言:讓兩位琴家在兩天內不間斷地對古琴進行彈奏,然后以數據對比、圖像音頻分析等直觀的方法向聽眾展示古琴在彈與不彈之間的區別,結果證明了田青所倡導的“讓古琴發聲”保護理念的正面價值。因此,對古琴來說,科學的保護方式尤為重要。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級非遺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林晨表示,詩人白居易曾把古琴比作益友,認為它不是簡單的樂器,而是融入記憶和情感的伙伴。因此,演奏古琴的最高境界是琴人合一。筆者曾一邊聆聽林晨用明琴“蕉葉式無名琴” 撫弦《平沙落雁》,一邊聽其講解:“蕉葉式琴非常特殊、少見,關于琴式,明初記載有38種,到了清初已有50余種。和西方不一樣,中國古代琴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斫琴。”
據了解,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了2100多件樂器,時間跨度從先秦到近代,涉及30多個民族、20多個國家,有近20個樂種和曲種。2019年2月,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張振濤在一篇題為《那個與生命無數次交匯的地方——“中國樂器陳列室”回望》的文章中,詳盡講述了收藏這些樂器的中國音樂博物館的發展歷史和中國音樂研究所的老一代學者,對于民族民間樂器和音樂的超前保護意識。張振濤表示,陳列有坤琵琶、潮州大鑼鼓、神杖腰鈴、鼗響器、黑色石磬等少數民族樂器的樂器陳列室,猶如一張布滿千根弦、萬根管,千面鼓、萬面鑼的歷代樂器網,只有當它們響起來時,才能夠釋放出生命力。
也正如這些具有生命力的樂器一樣,古琴的保護應讓古琴藝術由“物理館藏”走入“學理館藏”,成為人類內心深處的“精神庫藏”,唯有如此,才能以符合古琴自身特質的方式讓古琴走近大眾。
沈 策/文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