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融入數字社會 我國多措并舉推動“智享養老”
摘要:上海市開展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服務每一位有需求的老人,讓老年人享受城市智能化、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在浙江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這里有具備一鍵呼救的智能設備,老人們跌倒后按下SOS按鈕,工作人員就可以在烏鎮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實時定位到老人的位置,進行救助。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題:積極融入數字社會 我國多措并舉推動“智享養老”
新華社記者李恒
面對2.8億老年人,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記者近日在調研中了解到,我國多部門多措并舉開展“智慧助老”行動,讓老年人在數字化時代“養老”變“享老”。
鼓勵公開出版發行的圖書、報刊配備有聲、大字、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方便老年人閱讀;鼓勵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醫療健康、交通出行等領域的互聯網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逐步符合無障礙網站設計標準和國家信息無障礙標準……剛剛表決通過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發布《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互聯網網站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和《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范》,開展“智慧助老”行動……一系列文件及行動舉措正在不斷推進。
為讓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多地也出臺相應措施。北京市加快推進網站、APP應用無障礙改造工作;上海市開展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服務每一位有需求的老人,讓老年人享受城市智能化、數字化帶來的便利……
在浙江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這里有具備一鍵呼救的智能設備,老人們跌倒后按下SOS按鈕,工作人員就可以在烏鎮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實時定位到老人的位置,進行救助。
“年齡愈長,對健康也愈發關注。”浙江烏鎮老人胡暉說。去年,當地社區給胡奶奶配備了智能手環,可以隨時隨地貼身監測。
2020年12月9日,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工作人員在幫助老年人使用自助機查詢號源。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底,北京養老服務網正式上線運行,網站匯集北京市574家備案養老機構、1469家養老服務驛站等,方便老年人了解“家門口”的養老服務資源。
近年來,隨著我國適老化改造及信息無障礙服務成效的逐漸顯現,不少老年人開始融入數字社會。
今年3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其中,60歲及以上群體占比顯著提升,達到14.3%。
為保障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解決就醫需求,一些醫院也在不斷創新實踐。比如,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掌上阜外醫院”推出關愛版,推出大字體、大圖標、高對比度文字等優化,保留業務核心功能,精簡用戶操作流程。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面對億萬老年人的現實需求,各地區、各部門正在加強工作協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統籌推進、分工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同時,不斷完善法規規范,切實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過程中的各項合法權益,將促進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作為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重點,弘揚尊重和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尚。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