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繡”出致富“長卷”
摘要: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在業務辦理時對于已申領不動產電子證書(證明)的,不再收取紙質不動產證書(證明)。
駐馬店網訊(記者 付建強 弓華靜 文/圖)田疇沃野織錦繡,美麗鄉村幸福來。夏日的確山縣留莊鎮大趙樓村的稻田公園里,一排排露出水面的秧苗,青翠欲滴,給一塊塊水田披上了嶄新的“綠裝”。放眼望去,連綿的群山,一排排風力發電的大風車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頂之上,與山腳下的稻田、秧苗、灌渠、村舍形成了一幅水墨丹青畫卷,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大趙樓村以稻田公園為主體的鄉村休閑觀光農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每年可吸納游客5萬人,旅游實現年收入近200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彩繪”稻田盡顯沃野好風光
以水田為畫板,以禾苗為畫筆,通過精細巧妙的排列組合,栽種出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稻田畫,呈現別樣的田園風光。
穿過一條百米美麗浪漫的紫藤游廊,便走進了稻田公園核心區——1號、2號觀景臺。這兩個觀景臺相距200米,每個觀景臺由堅固的鋼架制作而成,有5層、高20米。登上觀景臺,夏季的風特別大,迎面呼呼吹過,舉目遠眺,山水、田園美景盡收眼底。稻田的秧苗長出水面約有20厘米,秧苗間隔一定的距離,排列得整整齊齊。稻田中,出現有幾塊空白的方正區域,水汪汪一片,卻沒有發現種植有一顆秧苗。
“那就是為稻田畫預留的規劃區域,一塊是一幅畫,這幾天就會開始種植彩色水稻秧苗,半月內要全部種完。”大趙樓村黨支部書記潘巨用手指著遠處的一塊水面說,一幅稻田畫小的占地只有一兩畝,大的有十畝。幾年前,村里開始試驗種植彩色水稻畫的時候,只種植有兩幅畫,幾百平方米的觀景區,現在擴大到了400畝。“以前,要把不同顏色的秧苗在廣袤的水田間栽種出一幅幅生動的稻田畫并非易事,像十字繡一樣,用九宮格;現在方便了,用上了高科技。”
河南留莊稻鄉源公司深加工后的留莊富硒大米源源不斷供應市場。
每年先做好方案,經討論最終定稿后交給設計師,設計師根據彩色稻種進行逐個調色,需要在電腦上反復修改,調整到定稿的要求。設計師拿到圖案設計稿后,要在不同的觀光塔上,俯視整個稻田公園,把圖案轉換成最佳俯視角度的畫面,然后經過技術處理轉換成GPS設備可以識別的格式。通過大量的坐標點數定點、放線,把稻田畫圖案的輪廓勾勒出來,在設計師的指導下,農民在不同區域分別插上不同顏色的秧苗,最后才能呈現一幅幅精美的稻田畫。
稻田畫需要精細的日常護理,主要是養分管理、病蟲防治、圖案修正和延展調控。在圖案完成栽植后半個月,利用景觀臺或無人機航拍調查圖案的初步成型效果,如果誤差較大,則需要及時修正,一旦出現倒秧、脫苗現象就必須及時補苗。
稻田畫一年就一季,每年換一個主題。去年,稻田畫是以“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和體育運動為主題,是由中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指導設計,有喜迎黨的二十大、冰墩墩、雪容融、中國女足、哪吒鬧海等造型。今年的圖案初稿本是航空母艦、白兔、熊貓、水務logo、李白、新農村、梁祝等。
“到7月底秧苗分蘗長滿稻田后,從8月份開始進入最佳觀賞期,將一直展示到10月份稻子收割。”潘巨說,隨著稻子逐漸成熟,由綠轉黃,五彩斑斕的稻田畫每天能吸引3000多名游客前來打卡。彩稻是科研人員通過雜交選育出來的新型水稻品種,食用是安全且含有較高的花青素等,營養會比普通水稻要好一些,稻谷被端上了百姓的餐桌。
“一粒米”托起一個產業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留莊鎮是國家二級水質的薄山湖支流灌溉區,具有幾百年盛產大米的歷史。這里的土壤含硒量高,所產富硒大米遠近聞名,“留莊大米”一直是豫南一張響亮的名片。
近年來,留莊鎮圍繞“一粒米”,大力發展現代生態功能性農業產業,通過免費發放優質稻種肥料等措施,富硒水稻種植面積7000多畝。用稻田畫做“形象代言人”,叫響了留莊富硒大米品牌,價格是普通稻米的好幾倍。“以前都知道留莊的大米比別的地方好吃,口感特別好,但不知道為什么。后來經過農業農村部設在河南省農科院的檢驗中心檢驗發現,土壤中含硒量達到了國家標準。”潘巨介紹,大趙樓村位于溱頭河的南岸,村中從西北到東南方向有一條土地帶穿過,這條土地帶上土壤中富含硒、氮、磷、鉀,種植的水稻、花生等農作物,果實非常飽滿。
大趙樓村耕地面積5451畝,主導產業為富硒水稻種植、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是國家3A級景區留莊稻田公園、留莊鎮10萬畝高標準糧田的核心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留莊大米”的主產區。
近年來,大趙樓村以培育壯大富硒、富鋅生態功能產業、提高“留莊大米”附加值為重點,積極探索水稻種植、加工銷售和稻田觀光旅游三產融合發展之路,發展富硒、富鋅水稻3000多畝,建有日產50噸現代化大米加工廠一座,年產值1000多萬元。通過稻田公園旅游帶動,“留莊大米”遠銷鄭州、上海、蘇州等大城市,成為國家消費扶貧832電商平臺銷售重點農產品。2020年,網上平臺訂單銷售超過200萬元,農戶畝增收500元~800元。以稻田公園為主體的鄉村旅游實現年收入近200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
稻田公園成最美網紅打卡點
水波蕩漾的水面上盛開著朵朵鮮艷的荷花,搖曳的身姿宛如水中的仙子;荷花池中,一座白色的“水宮仙女”雕像,在如明鏡的水面上踏著凌波微步……這是大趙樓村中的一處荷花池的美麗景象。
從2015年的兩幅稻田畫到如今占地1500畝的3A級景區,留莊鎮形成了以大趙樓稻田公園為中心,配套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垂釣園、千畝荷塘、特色農家樂、休閑采摘園的旅游產業鏈。
大趙樓村依托稻田公園大力發展觀光旅游、農耕文化體驗、紅色教育學習、休閑果蔬采摘等特色產業,每年以“夏耕耘、秋摘果”“住農屋、吃農飯、干農活”為內容的特色作物栽種、農民生活體驗吸引游客采摘果蔬休閑觀光。隨著一二三產業鏈的拉長,大趙樓村打造集觀光、住宿、特色產品、紅色教育學習于一體的產業體系,年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
稻田公園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這里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薄山湖南干渠水系自流灌溉縱貫全境。目前,稻田公園占地500多畝、荷塘150多畝,游客服務中心、觀光塔、觀光長廊、農家樂、休閑娛樂等基礎設施完善。在現代農業種植、觀賞區,利用不同色彩水稻設計種植了多幅稻田藝術畫,建成了2000多米觀光通幽小徑、迎賓長廊和20米高的迎賓觀光塔以及游客中心,配備有停車場、農家樂、旅游廁所等相關設施。2020年,以“醫食無憂”為主題的稻田畫在央視及九省衛視播出,影響在逐步擴大,景區連續多年成功舉辦“稻田文化藝術節”“農民豐收節”。
“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提升留莊富硒大米品牌美譽度,讓群眾通過生態農業增產致富,推動留莊鎮鄉村振興全面發展。”留莊鎮黨委書記賈文斌說,“未來的稻田公園會成為最美的網紅打卡點,這里會有一流的民宿酒店,來自全國的年輕人會以到留莊游玩為榮,‘留莊大米’也將會成為國人口中的優秀品牌。”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