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援埃塞俄比亞第23批醫療隊員、市中醫院婦科醫生魏亞麗
摘要:魏亞麗為她開展陰式微創手術治療。
堅守初心 不負青春
——記中國援埃塞俄比亞第23批醫療隊員、市中醫院婦科醫生魏亞麗
記者 李國喜 見習記者 郭詩瑋 通訊員 姚 娜
魏亞麗,中國援埃塞俄比亞第23批醫療隊隊員,駐馬店市中醫院婦科微創病區副主任醫師。她是一名婦產科醫生,作為二批隊員于2022年3月4日飛抵亞的斯亞貝巴,2周隔離結束,于3月21日進入提露內絲-北京醫院開展工作。
魏亞麗(前排右一)在受援醫院為子宮脫垂老年患者行陰式子宮切除術。(資料圖片)
工作在最繁忙的科室
因為貧窮,即便是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也能經??梢钥吹奖持鴭胗變旱哪赣H伸著雙手口中說“巴拉巴拉”在沿街乞討。據醫院手術部主任介紹,由于缺少食物和奶粉,每年都有很多母親和孩子餓死,而提露內絲-北京醫院作為中國援建醫院,隸屬公益性質,又依托中國婦幼中心背景,故生孩子是免費醫療。這讓魏亞麗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婦產科是提露內絲-北京醫院最繁忙的科室,每天有20多個嬰兒出生,手術量占全院60%左右。每有復雜手術,當地醫生總會向魏亞麗求助,她都會耐心指導,開展病歷討論,優化治療方案,指導手術,為埃塞同行解憂。當遇到巨大闊韌帶肌瘤近宮頸且緊鄰右側輸尿管患者,她從外圍入手,先行肌瘤剝除,再行子宮切除,避免輸尿管損傷;當遇到多發性子宮肌瘤并艾滋病并高齡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剔除11個肌瘤子宮千瘡百孔的情況下,她會努力為恢復子宮正常形態作出各種縫合嘗試;在多發性子宮肌瘤行子宮全切術中,由于患者有多次手術史,腸管與腹膜、子宮前后底部廣泛致密粘連,她逐一分離,順利完成手術,個中艱辛唯有自知……
開展陰式微創手術
在工作中,她不斷總結經驗,做到“授人以漁”,盡可能多的把手術技巧傳授給當地同事,希望她離開后,埃塞同道們面對各種急危重癥時能心中有數、沉著應對,真正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專業醫療團隊。
受內鏡設備及器械短缺的限制,宮腹腔鏡不能普遍開展,提露內絲-北京醫院的醫療水平還停留在傳統的開刀階段。魏亞麗便努力拓展陰式微創手術,以促進患者盡快恢復。一位69歲的嬤嬤,飽受子宮脫垂困擾20年,為尋求醫療隊婦科醫生陰式微創手術治療,連續三周預約床位。魏亞麗為她開展陰式微創手術治療。當術后第二天查房時,嬤嬤的丈夫穿著西裝帶領全家,很恭敬地向魏亞麗鞠躬致謝。
與剛出生小寶寶的不解之緣
當然,手術室雖是魏亞麗的戰場與陣地,卻并非總是硝煙彌漫,偶爾也有輕松快樂的時刻。據魏亞麗介紹,有一次剖宮產術中剛把寶寶從媽媽腹中取出,小家伙的手就緊緊攥著我手術衣上的腰帶,任我如何拽,寶寶都不松手,手術間里麻醉醫生、器械巡回護士、助產士等都笑瘋了,那一刻,無關膚色、無關種族、無關語種。
一次,魏亞麗遇到一例完全型前置胎盤遭遇大出血并DIC產婦。手術臺上,她竭盡所能最終保全產婦子宮,術后衣衫濕透。手術搭檔醫生特司法向她豎起大拇指,器械護士說:“我們都愛你,魏醫生!你做得很好!”外加一個熱情的擁抱,她的疲憊感就瞬間消散!產婦歷經生死劫難,九死一生,魏亞麗堅持每日到ICU查房,調整治療方案,病人康復出院時虔誠說:“魏醫生,我愛你,我愛中國!”此刻,援外醫生的價值得到了真正體現。
作為一名援外醫生,魏亞麗感謝自己的職業給予她的自豪感,也感激病人給予她的信任感,她在工作中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