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祭
端午祭
石新宇
父親是在端午節去世的。
今年是父親去世45周年。
父親去世的時候只有38歲。
父親中午偏高的身材,長得很英俊,當年是村中唯一上過初中的人。初中畢業后,因為成分不好,父親被迫輟學。1958年,祖父病故,年僅18歲的父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父親只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年齡又不大,但在村中的威望非常高。村子南部住著一位7老太太,70多歲了還照看莊稼掙工分。她的兒子在縣里工作,有一陣子媳婦和她關系不睦,頭上大門不讓她回家吃午飯,她只好傷心地坐在村頭哭泣。好心的村民為她端去飯菜,卻被她媳婦指桑罵槐地數落一通,第二天中午便沒人再敢為她送飯菜。我家在村子北部住,父親聽說了這件事,說不能讓老太太餓著,就穿過村子為她送去飯菜。她的媳婦聽說飯菜是我父親送的,一句話沒說,下午便讓孩子把老太太接回了家。我的本家叔叔和尚脾氣暴躁,誰都不放在眼里,唯獨對我父親佩服得五體投地。和尚當了村干部后曾對我說:“咱同族的人是不少,但不像以前團結了,所以我的工作并不好做。要是你父親還活著,啥事都好辦了。”
我家在方城縣農村,外公家在社旗縣城,祖母的娘家也在社旗縣城。我大姨是祖母的娘家侄媳婦,也就是父親的表嫂。父親到舅家走親戚,大姨見我父親一表人才又文質彬彬,言行舉止都很得體,便把母親介紹給了父親。外公見到我父親后滿心歡喜,和大姨一起做主讓生活在縣城的我母親嫁給了生活在農村的我父親,這在當年很少見。外公有四個女兒,只有我母親嫁到了農村。父母的婚姻雖是包辦的,但父母的感情很好。村上的一個姑娘和一個小伙子有了私情,姑娘的姐姐覺得非常丟人,逼著姑娘去公安局告小伙子。小伙子的母親害怕兒子被判刑,央求我父親調解,不知所措的姑娘也找到我父親征求意見。我父親在確認姑娘和小伙子是自愿相好后,建議姑娘和小伙子結婚。姑娘說她姐姐的態度太堅決,結婚是不可能的。我父親想了想又說,既然那樣,姑娘的名聲要緊,一告狀名聲就壞了怎么嫁人呢?姑娘最好和小伙子斷了來往,不再提那件事。姑娘接受了我父親的建議,哭著表示感謝。姑娘的姐姐聽說是我父親的主意后,為了出心中的惡氣,竟然造謠我父親手把手教那姑娘用紅鉛筆寫字,說得有鼻子有眼兒的,言外之意就是我父親和那姑娘關系不正常。當時在我們那里,要想讓一戶人家過不好,最惡毒又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制造桃色新聞。很快,謠言傳遍全村。我父親聽說后,問我母親相信不相信。我母親不假思索地說不相信。那時候還是生產隊,大家一起在田里勞動。休息的時候,有人旁敲側擊地說起某村誰和誰相好。我母親聽出來話里有話,就笑著說:“這樣的事兒啊,在有的男人身上會出現,在我男人身上不會出現。誰要是相信我男人有這事兒,盡管相信去,反正我是不相信。”就這樣,謠言很快煙消云散,最惡毒最有效的一招在我母親那里一點作用都沒有,因為我母親非常相信我父親的人品。
父親的身體本來挺好的。1977年春,在公社教書的四爺患了食道癌,住進了縣城的醫院,不久醫生就下了病危通知書。那天晚上,父親被一戶村民請去陪客喝酒協調事情,在座的都向父親敬酒,父親有些醉。第二天一大早,四爺病危的消息傳到我家,父親空腹步行5公里趕到醫院。四奶說四爺喉嚨里有一口痰,吸出來病就好了,但醫院沒有吸痰器。她口對口地吸了一下,沒吸出來,然后她讓父親吸。父親沒有猶豫,口對口地把四爺喉嚨里的那口痰吸了出來。
痰是吸出來了,但四爺的命沒有保住。四爺咽氣后,父親把四爺拉回了我家,為四爺辦理了后事。
四爺去世后不久,父親的身體便出現了問題,四肢乏力而多汗。開始父親并沒當回事兒,說年紀輕輕的會有什么病,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1977年底,父親已經基本上不能下地勞動了。
我清楚地記得,1978年春季的一天早晨,我家去了一名要飯的老太太。祖母為她盛了一碗飯拿了一個饃,還給她一勺菜。她感激地說了句什么,然后坐在地上吃起來。剛好父親從屋里出來,就把她抱到院子當中飯桌旁邊的凳子上,讓她把碗放到桌子上吃。老太太惶恐不安,說自己是要飯的,不能就著桌子吃飯。父親說沒什么,只管坐下吃就是了。老太太還是很不安,但看到父親態度很誠懇,也就不再說什么。老太太吃完飯走的時候,父親又給她拿了一個饃。
吃完飯父親便回屋躺到了床上。我問父親,為什么讓一個要飯的老太太坐在桌子旁邊吃飯。父親的眼里充滿慈愛,他摸了摸我的頭,平靜地說:“娃兒,你要記住,什么時候都要同情窮人。”印象中,這是父親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父親的話,刻在了我的心里。
一個多月后,父親被送到了南陽的醫院就診,父親患的是肝癌,已到晚期。
1978年端午節這天,父親在南陽去世。這一年,母親33歲,我不滿10歲,妹妹不滿8歲,弟弟不滿5歲。
父親去世后,眼睛一直睜著。
在我的家鄉,“端午”與“耽誤”同音,都念作“當午”。村上人都說,我父親的病是耽誤了。
父親去世后不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就召開了。第二年,外公的右派問題得以平反,母親接外公的班帶著弟弟到社旗縣工作,我小學畢業后到母親身邊上初中,后來妹妹也來到母親身邊。1984年,母親調到駐馬店工作,又把我們兄妹三人帶到駐馬店。1995年,母親因高血壓引發腦出血去世,年僅50歲。從父親去世到母親去世,母親一個人撫養我們兄妹三人17年。
母親在世時,曾多次對我說過,不要怨恨四奶,畢竟吸四爺那口痰,是父親同意的,我父親就是太實在、太孝順了。但多年來,我仍無數次地想,當年四奶的兒子已經成人,她為什么不讓自己的兒子吸那口痰?如果父親不吸那口痰,肯定不會得那么重的病。如果父親能多活幾年,母親也不會吃那么多苦做那么多難。
我一直為有這樣的父親感到驕傲。我想我只有踏踏實實
工作,本本分分做人,認認真真地活好每一天,才是對父親對母親最大的安慰。
前天是端午節 ,是我父親去世45周年的日子。我攜妻女回到老家祭祀父親和母親。幾年前我已經用青磚將父母的墳壘起來,但墳頂還是長滿了萋萋青草。我家是回民,我請來清真寺的阿訇為父母念誦《古蘭經》。當阿訇提高聲音說“阿米乃”的時候,我的眼里充滿淚水。
父母墳邊的地里種著玉米,玉米苗已經半盡長,一棵棵都是青春飛揚的模樣。那玉米,肯定能豐收。
愿父親安息,愿母親安息。
責任編輯:石新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