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上“兒童”標簽食品身價倍增,商家的營銷噱頭何時休?
摘要:近年來,“兒童”二字逐漸成為商家的營銷策略,極大吸引一眾家長的注意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購買兒童食品的行為本身并無不妥,但在未做足功課的情況下輕信商家的虛假宣傳,盲目跟風購買相關產品,過于迷信所謂兒童食品的功效,并非理智的行為,不如認真研究成分表,了解真正的營養...
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兒童食品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青睞,隨之而來的是,絕大多數食品只要貼上“兒童”的標簽,價格就會水漲船高。然而,打著專為兒童名義研發的食品果真安全、健康嗎?兒童食品真的適合兒童嗎?
據央視新聞6月19日報道,近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兒童預包裝食品調查報告》對兩大電商平臺熱銷的10類約160款兒童預包裝食品做了調查,結果發現,部分兒童食品配料表與普通食品無異,價格卻高上數倍,此等亂象亟須規范。
近年來,“兒童”二字逐漸成為商家的營銷策略,極大吸引一眾家長的注意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購買兒童食品的行為本身并無不妥,但在未做足功課的情況下輕信商家的虛假宣傳,盲目跟風購買相關產品,過于迷信所謂兒童食品的功效,并非理智的行為,不如認真研究成分表,了解真正的營養價值,豐富孩子的飲食種類,讓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我們理應明白,大部分兒童食品是商家基于營銷需求,自行臆造出的噱頭,許多商家為了博取眼球,頻頻混淆“兒童食品”的概念進行營銷,設立各種名目,是冠冕堂皇的說辭,其真實意圖無疑在于借此獲利,以此達到魚目混珠的營銷目的,看似“立竿見影”,實則并非長久之計。
再者,網絡時代的到來,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流量的重要性,商家淪陷于互聯網傳播帶來的巨大營銷能力,從而忽視產品質量,這本身就是一種本末倒置。越在這種關鍵時刻,商家越要清醒、腳底越要站穩,切勿因為一時之利,損害自身品牌建設。產品質量過關,才能“身正不怕影子斜”,遵守食品安全各項規定,才能走得長遠。
尤為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目前對兒童食品尚無精準的概念定義,也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這讓別有用心的商家有機可乘。深諳營銷之道的商家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謀取利益的機會,但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商家的經營之道應是誠實守信、遵守相關法律規定、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僅在營銷、包裝上下功夫。
民以食為天,在食品安全面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擁有“免死金牌”,讓兒童食品真的適合兒童,不再成為商家忽悠消費者的營銷噱頭是重中之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整個行業逐漸步入規范化的發展軌道是應有之舉;提高兒童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競爭,是應行之道。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