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電影人閃耀電影節
摘要:??短片一直是青年演員、導演進入電影行業的“敲門磚”。
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近尾聲。本屆電影節上,充滿年輕與活力的青年電影人表現突出,追逐著內心對于光與影的熱愛,凸顯出中國電影的多元與活力。
現象:青年電影人“搶鏡”上影節
“一開票就點了,還是沒搶到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中國影片《尋她》一票難求。
影片導演陳仕忠是在廣東土生土長的“90后”,首次執導長片就吸引了舒淇、白客、張本煜、郎月婷加盟出演,并一舉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
在映后見面會上,這位出生于1994年的青年導演顯然有些緊張,這是他第一次把自己的長片帶到電影節,并與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
舒淇坦言,最初看劇本時,自己是遲疑的。“因為紫外線過敏,《尋她》又是一個需要大量拍攝下地干活戲份的農村戲······”但最終打動她的,還是導演本人。“制片人頓河給我看了一部陳仕忠導演的5分鐘短片,拍得非常好。我就突然覺得如果這樣的劇本、電影,讓一個1994年的導演拍出來之后會是什么樣的呈現?我挺有興趣的。”
像陳仕忠這樣的優秀新人導演,在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頻頻“閃耀”。本屆亞洲新人獎入圍作品題材各異。其中,中國青年導演羅冬的《梅的白天與黑夜》放映之后口碑爆棚,成為本屆電影節口碑最好的“爆款”之一。這部滬語影片講述的是年過七旬的上海阿姨玉梅,每天穿越大半個上海,尋找愛情,尋找某個可能陪她余生的舞伴,生猛的市井煙火氣展現得淋漓盡致,令觀眾與業內都紛紛叫好。
還有不少青年電影人,今年則以全新的身份亮相。年僅22歲的易烊千璽首次以評委的身份亮相亞洲新人獎;年僅19歲的演員文淇首當導演,她執導的短片《她問》獲得了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真人短片提名;曾成功塑造了《后宮·甄嬛傳》中“安陵容”一角的陶昕然,也帶著電影新作《夾縫之間》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一次,她的身份除了演員,還是該片的總制片人、總出品人和監制。
身份的轉換,為這些青年電影人帶來更多的新鮮感,而他們獨有的演員經歷,也為作品帶來更多新的視角。
變化:新人作品愈發成熟
而從創作方面來看,青年導演的作品也有新變化。他們的作品不再是青澀的代名詞,無論是技術的運用或是題材的選擇,均大膽尋求突破,凸顯出愈發成熟的趨勢。
亞洲新人單元評委、中國香港監制許月珍就在評審中發現,今年新人導演的題材很新,但是他們在藝術上的表現都已經成熟,這令她十分驚訝,甚至要提高評審標準。
而在創投單元,許多新人導演帶來的項目片段展示,更是令創投項目年度推薦主席、著名導演烏爾善,以及制片人陳祉希、導演忻鈺坤大呼驚喜,大贊有些作品根本看不出是第一次當導演的人拍的。
在內容方面,青年電影人們的關注點也不再只是某種類型或青春觀感,而是俯下身子,更多地將自己對社會的思考融入到作品當中。
作為本屆金爵獎主競賽單元唯一一部青年導演處女作,《尋她》選擇聚焦農村女性。影片講述的是陳鳳娣在意外丟失女兒后,面臨家庭的質疑、世俗的偏見,依然勇敢追尋自我,逐漸走出困境的故事。
陳仕忠說,自己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從小長大的環境,陳鳳娣、包括每個角色,在他身邊的人當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而之所以拍攝這樣一個故事,是希望男性要嘗試理解女性,了解她們的困境,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支持她們。
故事的成熟度令幾位主演感到驚訝,白客坦言,自己看完劇本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郎月婷也說,看劇本的時候就很好奇,這個年紀的導演為什么自己寫這個題材的故事?
制片人陳祉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感慨,今年創投單元的項目,最大的感受是類型的多元化。陳祉希回憶,自己前幾年擔任創投評審時,10個項目8個是犯罪題材,“我看那些文本時就特別生氣,就會想:這和你的生活毫無關系。但這一次的感受就是多樣性、,豐富性非常好。”
擔任本屆電影節金爵獎短片單元評委會主席的資深電影人焦雄屏認為,如今的年輕人更具幽默感,在年輕電影人喜歡關注的社會議題上,“他們和前輩一樣深刻,但態度上更輕松,都很有幽默感,讓觀眾看了會非常舒服。”
扶持:更多“大咖”成為背后“神助攻”
新人導演之路,背后離不開知名導演、演員的“保駕護航”。陳仕忠首部長片就吸引了舒淇的加盟。他坦言,寫劇本時自己就是按著舒淇來寫的,在他看來,舒淇是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沒想到最后真的能夠成功邀請到舒淇出演,令他非常驚喜。
導演劉偉強在“新灣流”電影計劃中擔任新導演作品《母難之日》的監制,他坦言,當導演李光耀邀請他擔任監制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因為每個新導演都不容易。“新灣流”電影計劃宣布將于每年策劃與制作既有藝術品質又廣為觀眾接受的10部電影作品。“非常羨慕現在的年輕導演們,真的好幸福,有現在這樣好的推新計劃。”劉偉強說道。
建議:青年導演要大膽面對觀眾
扶持新人,是每年電影節的重要話題。如何給予青年電影人更大的創作空間與發展舞臺?成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熱議的話題。
頓河曾擔任多部新人作品的制片人。在他看來,保護青年導演的“表達欲”,給予他們發聲的機會尤為重要。“每個新導演都有自己的成長環境帶給他的烙印。他們的發聲是有必要的,與其說他們帶來對市場的沖擊是怎樣,我覺得這個沒有他們的聲音被聽到更重要。”他呼吁,更多的導演、演員能夠給予新導演支持,幫助他們發聲,“這一點真的要感謝《尋她》四位主演,愿意與年輕導演一起冒險。”
短片一直是青年演員、導演進入電影行業的“敲門磚”。作為資深電影人,焦雄屏發現,不是所有青年導演都只想拍長片,短片也是一個可開發的領域。
她鼓勵年輕電影人無論拍什么類型的片子,都應該敢于“走出去”直面觀眾與業內人士,“電影節的好處是打開視野。”焦雄屏說,“我鼓勵年輕導演多參與國際電影節,因為在這里你會面對非常多的記者、評論人的挑戰,經過國際電影節洗禮的導演,在思想上、美學上都會突飛猛進,在創作上也會有非常大的飛躍。”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