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譜寫英雄曲 ——追憶王心誠烈士的事跡
摘要:王心誠和王小五、王洪誠等巡邏民兵及時趕到現場,通過一番搏斗,終于捉住了歹徒。據村民講,王心誠中學畢業回鄉后,是村里的種田能手,也是尊老愛幼的好民兵。王心誠的烈士證明書和獎章。
記者 高琳琳
1988年12月4日夜,汝南縣水屯鄉(現驛城區水屯鎮)王坡村王莊村民小組基干民兵、共青團員王心誠勇斗歹徒壯烈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26歲。
35年的光陰飛逝而過。見證英雄事跡的王莊村民小組基本拆遷完畢,村民即將迎來的新生活,好像在無聲地向英雄訴說衷腸。
王心誠的烈士證明書和獎章。
近日,記者聯系到了王心誠唯一的女兒王利,追蹤英雄走過的足跡,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那些歷經歲月沉淀的記憶,在親人的講述中一幕幕呈現,烈士王心誠的形象愈發清晰生動起來。
深夜的一場較量
1988年12月4日夜,汝南縣水屯鄉王坡村王莊村民小組,幾聲“抓賊呀”的叫喊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漆黑的夜色中,幾把手電筒在村民兵巡邏隊員的手中忽明忽暗地亮著,狗叫聲此起彼伏。
王小五(中)向王利夫婦講述王心誠當年的英勇事跡。
“抓賊呀、抓賊呀……”擔任當晚巡邏任務的民兵連長王小五(又名王五)、王心誠等人剛剛執行完村東一帶的巡邏任務,就被村西一片“捉賊”聲吸引過去。王心誠和王小五、王洪誠等巡邏民兵及時趕到現場,通過一番搏斗,終于捉住了歹徒。
“王心誠當時年輕,平時還愛習武,特別熱心村里的事,積極報名參加了民兵連。”在采訪中,王心誠當年的民兵連連長王小五惋惜地說,原本他們已經抓住了竊賊,準備將其押送到大隊去,沒想到在半路上出了事。
在押送途中,竊賊幾次想伺機逃脫,都被王心誠制伏了。后來對方跪下并掏出錢向王心誠求饒,可王心誠不吃這一套。歹徒趁王心誠不備,再次伺機逃跑。體力較好的王心誠跑上前去追趕,沒想到對方猛地從腰間抽出一把匕首朝王心誠的左肋刺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王心誠卻不顧這些,咬緊牙關,奮力同歹徒展開搏斗。歹徒終于落入法網,王心誠卻倒在血泊之中。
普通農民的兒子王心誠這樣匆匆地離開了生養他的父老鄉親。
據村民講,王心誠中學畢業回鄉后,是村里的種田能手,也是尊老愛幼的好民兵。這樣一位好青年,為保護人民財產被歹徒奪去了年輕的生命,用他那赤誠之心譜寫了一支英雄贊歌。當時的《駐馬店報》報道了王心誠的英勇事跡。
女兒在困境中成長
王心誠與歹徒英勇搏斗犧牲的消息傳出后,全村男女老少無不痛惜。1988年12月8日下午3時,村里為王心誠召開了追悼會。
追認王心誠為烈士大會現場。
1989年4月6日 ,中共駐馬店地委作出決定,在全區開展向王心誠同志學習的活動。隨后,王心誠被省軍區追記一等功,并被評為烈士。1989年7月15日,駐馬店地委、行署、軍分區在汝南召開會議,向王心誠同志家屬頒發王心誠的烈士證書。
“我父親去世那年才26歲,要是還活著今年應該61歲了。他去世那年我還沒有出生,我連父親的面都沒見過……”提起父親,王心誠的女兒王利泣不成聲。
1989年1月出生的王利從小就跟著奶奶生活,祖孫倆相依為命。
“是奶奶辛苦把我養大,還沒等我報答她,她就永遠離開了我。”王利告訴記者,她出生沒多久,母親就改嫁了,年邁的奶奶連續3年經歷了丈夫、兒子和女兒的離世,瘦弱的老人憑頑強的毅力苦苦支撐著這個困苦的家庭。
當年《駐馬店報》以《英魂曲》為題報道了王心誠的英勇事跡。
奶奶總是教育王利,作為烈士的子女,不要給黨和政府添麻煩,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國家。王利13歲時,唯一的依靠奶奶也去世了。在幾個姑姑的幫助下,她中學畢業考上了駐馬店商校(現市第三高級中學)。依靠父親留下的撫恤金,商校畢業后,節儉的王利又考入了武漢信息傳播學院。在武漢求學期間,王利很少回家,只要有空閑,她就去打零工,依靠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學業。
雖未謀面但永遠懷念
在武漢上大學期間,王利和同為商校的同學(如今的丈夫)取得了聯系,畢業后二人確定了戀愛關系,然后她就跟著當兵的丈夫到新疆生活。王利在當地的一家廣告公司找到了工作,幾年后,兩個女兒相繼出生。
“很多同學都不知道我家的情況,我也是在和丈夫確定了戀愛關系后才向他說出了實情。他聽后不但對我更加好了而且對我多了幾分崇敬。”王利告訴記者,丈夫雖然不善言辭,但總是實實在在為她、為這個家著想。
離開部隊回到市區后,王利和丈夫在市區前進大道南段租了一套房子方便孩子上學。丈夫跑車養家,她在家照顧3個孩子。
“他掙的錢都給了我,不管跑車再累,他回到家都會主動幫我分擔家務,照顧孩子,我們結婚到現在從來沒有吵過架,公婆對我也很照顧。”提及家人,王利感慨,雖然年幼時自己過早失去了親人,但是現在丈夫給了她一個完整的家,一個溫暖和幸福的港灣,彌補了她多年的遺憾。
每到清明節,王利和丈夫都會帶著孩子到石龍山公墓給父親掃墓。她告訴年幼的孩子自己的父親是位烈士,作為烈士的后代,要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不能讓其蒙羞。
王利家的老房子已經拆遷,王利希望早日能有新居所,讓父親當年獲贈的牌匾有處安放。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