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活起來
摘要:我們要跳出非遺項目本身,從上游重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從下游激活非遺在產業發展中的活力,重新培育非遺生存發展的土壤,讓非遺真正活起來、活下去。
吳燏函
不久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公示了“河南非遺新青年”入選名單,我市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張新芳、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雪強、梅氏傳統植物染制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梅東霞成功入選。這不僅是長期以來駐馬店不斷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取得的積極成效,還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鮮活實踐。
非遺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貝。駐馬店非遺項目種類豐富、數量繁多,有6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相應地,我們的非遺保護任務也很重。非遺一直深深嵌在一方水土的文明演變之中,但由于某些原因,非遺一度陷入了傳承困境。令人欣慰的是,眼下,人們對非遺的熱情越來越高漲。我們要跳出非遺項目本身,從上游重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從下游激活非遺在產業發展中的活力,重新培育非遺生存發展的土壤,讓非遺真正活起來、活下去。
非遺世代相傳到今天,本身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做的就是為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搭建一個融入現代生活、體現當代價值的平臺,為非遺提供更多轉化的路徑,創造更多生活化、時代化的應用場景。比如,通過文圖、影像、實物展示等方式保存好非遺資料,留住文化基因;通過“師徒簽約”培養重點傳承人,通過帶教活動,充實后備人才隊伍;以舞臺再現、進校園、出版讀物、開發衍生品等方式幫助非遺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促進非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方式、手段越多,非遺賴以生存的土壤就會越肥沃,民眾智慧和生活美學就會得到更持久的傳承。
駐馬店非遺保護不乏成績,卻也任重道遠。期待更多的非遺在廣大天中人民的生活中復興,讓它們活起來、活下去,朝著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方向努力奔跑!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