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河南》·非遺篇:點“草”成金
摘要: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麥草畫代表性傳承人、汝南縣政協委員袁月英從事麥草畫的創作和研發,把汝南的梁祝化蝶、宿鴨湖風光,平輿的車輿文化,泌陽的盤古文化,西平的嫘祖文化,遂平的嵖岈山風光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畫端,提升了麥草畫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河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魏蔚 李彤)
大河網訊 麥子是中原地區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小麥的種子從頭一年10月份上旬開始播種到地里,到第二年5月下旬成熟收割,歷時大半年,要經歷四季的風霜雪雨。麥子打下以后,麥稈基本上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農村的村旁地頭,散落的麥稈隨處可見。圓韌細長的麥稈也能做成藝術品,你知道嗎?
麥草畫的制作就是用麥稈為原料,然后再通過蒸、熨、燙、烙、 刮、貼、剪、粘等十幾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麥稈的純手工收割和選擇很是關鍵,直接決定了麥草畫的質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天然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去展現花鳥草蟲和人物的質地和文化內涵。
汝南縣羅店鎮是全國有名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許多從事農民畫和麥草畫的民間藝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麥草畫代表性傳承人、汝南縣政協委員袁月英從事麥草畫的創作和研發,把汝南的梁祝化蝶、宿鴨湖風光,平輿的車輿文化,泌陽的盤古文化,西平的嫘祖文化,遂平的嵖岈山風光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畫端,提升了麥草畫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河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魏蔚 李彤)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