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廟鎮:秸稈綜合利用 “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發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駐馬店網訊(記者 方祥 通訊員 李先樹)連日來,在泌陽縣泰山廟鎮19個村委的麥田里,秸稈打捆機正在“奮力”工作,將田里收割后留下的秸稈打捆離田、變廢為寶。只見打捆機將打碎的秸稈攏在一起,經過壓實、打包,一捆捆金燦燦的秸稈捆從機器里“吐”出來,整齊有序地堆列在麥田中。
這些收集起來的秸稈,整整齊齊地碼放成垛,然后由工作人員聯系秸稈收儲企業前來回收。回收后的秸稈一部分會送去發電廠用于發電,一部分會送去有機肥料廠發酵,化作有機肥料,還有一部分會被送往家庭農場回收用于養牛場飼料。
近年來,在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過程中,泰山廟鎮積極探索秸稈回收綜合利用新模式,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的原則,支持秸稈綜合利用,構建以企業需求為基礎、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農民為本的秸稈收儲運體系,使秸稈田間收集處理、儲存、運輸、利用等環節有機銜接,極大滿足了秸稈產業化利用的原料需求。
“以前秸稈沒人要,不是扔掉,就是就地焚燒了。現在秸稈卻成了企業花錢收購的‘香餑餑’。”泰山廟鎮常莊村種地大戶張義崇高興的說。
在“禁燒”上下功夫,在“利用”上做文章。一臺大型秸稈打包機正穿梭于田間作業,所到之處,秸稈被“吃”進機器,經過壓實、固定,又被“吐”出來,變成長方形草捆整齊地排放在田地里。隆隆的機器轟鳴聲,拉開了泰山廟鎮探索改善人居環境、發展循環高效農業的序幕。通過利用秸稈打包機來打包秸稈,徹底解除了群眾撿拾秸稈勞動之苦,有效解決了耕地難的問題,減少了因秸稈焚燒而產生的環境污染,實現了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的雙贏。
下一步,泰山廟鎮加大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引導與宣傳力度,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真正實現以用促禁,推動農業綠色循環發展,讓“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方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