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微工廠”帶動大民生
摘要:同時依托“群雁”效應,鄉村微工廠借“巢”筑“巢”融合發展,通過“企業+村委+工廠”的合作模式,大力助推企業入駐鄉村“微工廠”,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達到群眾增收、村集體增益、企業增效、產業增強一舉四得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明)6月3日,家住泌陽縣楊家集鎮晁莊村的丁冰冰忙完“三夏”搶收搶種等農活后,顧不上休息就來到村頭的“微工廠”,趕制因農忙而延誤的生產訂單。
“微工廠”里為群眾趕制訂單
“工廠采取訂單計件的方式給我們算報酬,每月生產多少訂單我們自己認領,可以帶件回家做,也可以在工廠做,方式靈活。農忙時顧家,農閑時趕工,掙錢、顧家兩不誤。家門口就業真方便。”丁冰冰笑著介紹。
村民正在給玩具裝鋰電池。
電子產品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訂單式生產的鄉村“微工廠”,不僅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為村民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提供了平臺,群眾增收,企業增效,雙利雙收互助共贏。如今,這些小微工廠成了當地推進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繁忙的生產車間
“我們公司主要生產玩具鋰電池,3個廠區需用工200多人,計件工資的方式讓群眾多勞多得,成熟的工人每月工資可領5000元。”坐落在泌陽縣羊冊鎮古城村的泌陽縣開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胡軍介紹。
致富不忘鄉鄰。2017年,胡軍在當地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決心回鄉辦廠帶動群眾致富增收。他先后投入2000余萬元,建成3個鋰電池加工廠區,依托泌陽縣“企業+村集體+農戶”的發展經營模式,把企業、村集體、村民三者利益緊密結合,帶動周邊200余戶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依托政策引領、企業發展,走共同致富的路子。羊冊鎮鼓勵企業、村集體、農戶共同發展的“聯姻”形式,通過企業引領,村集體注資,農戶務工的方式,實現三方共贏合作發展。“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農民就業難就難在沒有一技之長。我們鎮結合村民自愿、企業發展,開展下單式技能培訓,聯系企業下單、村民選單、政府培訓,三方合力,分類加強村民技能培訓,讓村民擁有一技之長,用勤勞的雙手托起村民致富的新希望。”羊冊鎮負責人介紹。
產業集聚區里的“金鳳園”
栽好梧桐樹,引來四方“鳳”。近年來,泌陽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大企業扶持力度,引來銘普、友可為等82家電子企業入駐產業集聚區,電子產業集群效應逐步形成。泌陽縣堅持人才發展引領戰略,多措并舉營造尊才、愛才、惜才的濃厚氛圍,通過歸巢計劃打造人才引進“強磁場”,為泌陽縣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使得鄉村振興發展涌現出了一批“領頭雁”。同時依托“群雁”效應,鄉村微工廠借“巢”筑“巢”融合發展,通過“企業+村委+工廠”的合作模式,大力助推企業入駐鄉村“微工廠”,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達到群眾增收、村集體增益、企業增效、產業增強一舉四得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以點帶面,優質的營商環境,讓在外創業的能人也紛紛回鄉,搶抓機遇,投身鄉村振興發展的改革大浪潮,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如今,在泌陽電子焊接、電子組裝、成衣裁剪等各種技能培訓遍地開花結果,完成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 10943 人次,14382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500多個鄉村“微工廠”解決了招工難題。人才“歸巢”、企業壯大、群眾增收,“微工廠”在鄉村落地生根,遍地開花,每天100多元的收入,讓村民實現了“務農、顧家、掙錢”三不誤,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