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凸顯“廣州溫度”,?《畫布上的起跑線》主創分享幕后感人故事
摘要:教育界、慈善界代表:大力助推融合教育 ??廣州市少年宮黨委書記魏曉麗表示,《畫布上的起跑線》 魏曉麗以三個“看見”、三個“激發”、三個“思考”來形容廣州市少年宮在這20多年來的探索。
6月1日,關注有特殊需要兒童的紀錄電影《畫布上的起跑線》正式上映。當天下午,《畫布上的起跑線》故事分享會在廣州舉行。 分享會以“人間真情,廣州有愛,慈善之城”為主題,來自影片出品方、主創團隊以及教育、影視、慈善等不同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畫布上的起跑線》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出品,著名導演向一民執導。片中,卓君、一哲、樂桐三位主角用音樂和繪畫感知世界,在少年宮老師的幫助下獲得精彩的別樣人生。影片詮釋了廣州市融合教育的多樣性、豐富性,共同奏響親情、友情、師生情交織的愛的贊歌,獲得觀眾廣泛好評。
主創團隊:希望特需兒童在康莊大道上越跑越好
《畫布上的起跑線》全片采用4K超高清技術拍攝,聚焦三位特需兒童的成長故事——卓君和一哲是自閉癥患者,少年宮的融合教育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專長。一哲的美術天賦令人贊嘆,在他的畫作里,總能感受到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色彩的把控能力。他還彈得一手好鋼琴,并學會鋼琴調音及作曲。卓君喜歡畫各式各樣的狗狗。除了擔任少年宮助教外,她還積極備戰廣州馬拉松并最終獲得獎牌。樂桐之前是少年宮學員,她不幸患上骨癌。在父母的陪伴和少年宮老師的鼓勵下,樂桐積極治療,頑強抗爭,身體逐漸康復。少年宮老師和融合教育學員的群像,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廣州人文風景線。
分享會現場,該片導演向一民,制片人徐斌,廣州市少年宮老師關小蕾,攜影片主角卓君、一哲、樂桐以及他們的家人到場分享影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1998年,導演向一民認識了廣州市少年宮“特殊兒童美術實驗班”的第一個學員阿璞。這位患有智力障礙的畫家以西方音樂為靈感,繪制了3500多幅畫作。近年,因為拍攝《畫布上的起跑線》,他又認識了同樣是少年宮學員的卓君、一哲、樂桐。25年過去了,從阿璞到《畫布上的起跑線》,自己對廣州融合教育發展有了全面的認識,也令他深切地感受到廣州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阿璞把西方交響樂變成繪畫,這是在老師的指點下所完成的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因為拍攝《畫布上的起跑線》,我又接觸到了這樣的一群孩子,他們把自己在少年宮學到的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令人感到非常欣慰。”
向一民談到,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家長們的付出令他非常感動。他記得有一個家長跟自己說過,電影的片名起得很好。孩子們站在起跑線上往前奔跑,家長們跟在后面守護他們。當有一天家長跑不動了。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孩子們依然會在這條康莊大道上跑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好。
1998年,廣州市少年宮首次創辦了特需兒童的美術實驗班,由關小蕾擔任授課老師。25年來堅持做一件事的動力是什么?關小蕾說,是因為從孩子們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這些孩子們有特殊的需求,他們需要幫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時候,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設身處地去為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人著想,也是在為我們自己著想。”
《畫布上的起跑線》制片人、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總監徐斌表示,1998年自己因為采訪與關小蕾老師結緣,隨后一路跟蹤報道。2020年,廣州市廣播電視臺開始籌備策劃《畫布上的起跑線》,希望將少年宮這些孩子們的現狀記錄下來。如今影片上映了,自己也希望“拋磚引玉”,促成社會各界對特需兒童給予更多關愛,共同完成一次“多向共達”。
家長:希望借影片鼓勵同路人
特需兒童的成長,背后離不開父母的巨大付出。分享會現場,三位主人公與他們的媽媽們也一起上臺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一哲媽媽表示,拍攝這部影片,無論是攝制組、少年宮老師、孩子們,狀態都很飽滿。“沒覺得有多難,反而是樂在其中。”在她看來,把孩子們真實的狀態搬到大銀幕,會給有相似經歷的家庭帶來很大鼓勵。希望大家面對生活都要樂觀,保持一種向往美好的態度。
卓君媽媽則表示,能夠成為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孩子們的幸運。作為家長自己更多的是感動和感謝。
影片中,患病的樂桐有著樂觀的性格,而家人對她毫無保留的支持與鼓勵,更是深深感染著銀幕之外的每一位觀眾。現場,被問到如何保持樂觀?樂桐笑言遇到困難了就必須勇敢面對。她說,能夠參與這部影片的拍攝非常開心,因為沒拍過,而且還認識了新朋友。樂桐媽媽表示,拍攝這部影片之前,樂桐剛查出身體有恙,“我從沒想過我們有一天會成為電影主角,這些孩子各有特色,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對生活充滿熱情樂觀”。
著名電視欄目策劃制作人、電視劇《家有兒女》導演李洪在看完《畫布上的起跑線》后深受感動,其中,孩子們可愛的父母親,令他印象最深。在李洪看來,《家有兒女》是以情景喜劇的方式去探討教育,而《畫布上的起跑線》則讓人看到生活。在融合教育的支持下,這座城市對特需兒童群體給予了尊重和關愛,“廣州這座城市從來不缺愛。”李洪說。
教育界、慈善界代表:大力助推融合教育
廣州市少年宮黨委書記魏曉麗表示,《畫布上的起跑線》 魏曉麗以三個“看見”、三個“激發”、三個“思考”來形容廣州市少年宮在這20多年來的探索。她說:“三個‘看見’,是看見這個群體,看見有一群人在努力堅守,看見這個城市的溫度和厚度。三個‘激發’,是激發廣泛的社會愛心,激發多元群體的信心,激發特殊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關注和關愛。三個‘思考’,是思考如何幫助這個群體成長,思考如何聯動社會各界推動更多內容,思考如何更好地關愛特殊群體服務體系的建設。”
廣州市少年宮老師陳君君表示,多年來,廣州市少年宮一直以兒童教育的場域推行融合教育。隨著融合教育的不斷發展,做到特需孩子與普通孩子同班、同行、同心,達成特需兒童和普通兒童的“雙向奔赴”。
廣州市慈善會信息傳播部部長王夢華表示,廣州市慈善會不斷拓寬服務路徑,以更加多元、更加個性化的方式去貼合特需兒童的需求,開展相應的慈善項目,大力助推融合教育發展。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