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四水同治”繪“人間仙境”
摘要:實施“四水同治”以來,全市累計完成投資274億元,完成“四水同治”項目219個,一幅“河湖庫池織水網,生態宜居靚天中”的美麗畫卷令人驚艷。
駐馬店“四水同治”繪“人間仙境”
城水共生 人水和美
記者 滑清泉 張遙駝
人民公園風景如畫。記者 弓華靜 攝
開欄的話
在“奇山秀水”踏尋綠色蝶變,到“千年驛站”觸摸開放脈搏,從“燈塔工廠”感受數字智造,進“中原糧倉”體會產業升級。在中部崛起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駐馬店奮發有為、奮勇爭先,譜寫了新時代更加出彩的新篇章。5月28日,《新華每日電訊》整版推出重磅報道《中原之“中”不甘居“中”》,深入解析了隱藏在駐馬店城市血脈中的文化基因和發展密碼。其間,本報記者與新華社記者聯動,連續多次深入我市各縣區實地探訪,即日起開設《跟著新華社記者看發展》欄目,進一步解碼新時代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的磅礴動能。
浮光躍金,水濤拍岸。初夏時節,站在煙波浩渺、鷗鳥翔集的宿鴨湖畔,一幅“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詩意畫面盡收眼底。不遠處,幾臺大型裝配式絞吸挖泥船隆隆作響,長龍般的排泥管道綿延數千米,巨型泥柱飛瀉而下,經真空預壓土體固結,場面甚為壯觀。
作為全省“四水同治”十大重點水利工程,隨著宿鴨湖清淤擴容工程有序推進,這座曾守護一方百姓平安的“英雄水庫”“功勛水庫”,正褪去滄桑、展露新顏。隨著環湖10萬畝生態果園、10萬畝生態草原和壩上公園規劃建設,這里將成為河南乃至中部地區生態休閑文化旅游新高地,重現河湖安瀾新畫卷。
水乃生命之源、生產之要,更是生態之基。近年來,駐馬店緊緊抓住新時期治水興水戰略新機遇,按照高效利用水資源、系統修復水生態、綜合治理水環境、科學防治水災害“四水同治”總體思路,大手筆謀劃,大規模實施,大力度推進,推動城市水生態華麗蝶變,譜寫出“城水共生 人水和美”的華美篇章。
擘畫“四水同治”畫卷
做優“治水興水”文章
薄山湖、宿鴨湖、板橋水庫,練江河、溱頭河、洪汝河……駐馬店作為水資源大市,有大小水庫186座、大小河流100多條,水資源儲量64億立方米,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如何將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合理治理配置、科學管理保護,全方位推廣于生產、生活、生態之中,成為駐馬店新時期必須要答好的課題。
一張藍圖繪到底,擘畫生態新畫卷。市委、市政府高點定位、高標規劃,著力把外面的水引進來、讓內部的水活起來、使受污染的水凈起來,統籌生態修復和災害防治,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天中大地上唱響了治水興水的生態贊歌。
駐馬店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各縣區同步成立領導小組,分包“四水同治”重大工程,為高效有序推動項目建設提供機制保障。同時,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加大市縣財政投入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充分發揮國有投融資公司融資功能、爭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投入,強力支撐項目建設。編制完成《駐馬店市“四水同治”建設規劃(2019年~2035年)》,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了市級“四水同治”體系規劃及8個專項規劃,形成“四水同治”頂層設計框架體系。
一系列大動作,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將憧憬化為現實。
——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工業用水節水改造,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在91%以上;推進北部新區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實施水資源高效利用項目65個。
——打造水清岸綠的水生態體系。實施水生態系統修復項目54個,推動濕地面積保有量始終保持87.9萬畝,建設完成76.98萬畝森林撫育任務;水土保持率位居全省前列。
——抓好水環境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四級河長工作體系,以河流清潔、河湖“清四亂”、打擊非法采砂等專項行動為抓手,積極開展河湖問題整治,共排查整治“四亂”問題533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54個,巡河護河實現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
——提高科學應對水災害能力。加快完善以水庫、河道、蓄滯洪區等為骨干的防洪工程體系,實施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洪汝河治理、災后恢復重建、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等重點水利工程;加快推進市中心城區道路雨污分流工程,城市防洪除澇水網體系實現互聯互通。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描摹出駐馬店“四水同治”的清晰輪廓。實施“四水同治”以來,全市累計完成投資274億元,完成“四水同治”項目219個,一幅“河湖庫池織水網,生態宜居靚天中”的美麗畫卷令人驚艷。
水光瀲滟“城”方好
半城碧水滿城綠
微風拂柳,蛙聲陣陣。走進市開源湖公園,湖面水清如鏡、碧波瀲滟,漫步兩岸步道,耳邊鳥兒歡快鳴唱,水中魚兒自由游弋,放眼望去皆是綠意盎然,隨手一拍便是風景大片。
“原來這里坑坑洼洼、雜草叢生。現在鳥語花香、野鴨成群,成為大家休閑娛樂的網紅打卡地。”在此散步的市民陸明遠,提起開源湖的優美景色,連連豎起大拇指,大贊環境改善之美、改善之快。
隨著城市生態水系的改善,和陸明遠有同樣感受的人越來越多。“家門口的公園、綠地變多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悄然蝶變……”通過盤活城中水,市民越來越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福利。
人逐水而居,城因水而興。市中心城區按照總體布局,大力推進“西水東引、北水南提、東水西上、南水北調”,規劃治理河渠19條,有效解決市區生態水源保障問題,讓水清岸綠、山水相映、河湖相通的生態美景照進現實。
西部黃溪河上游,建壩蓄水,抬升水位,管道輸水入板橋南干渠進市開源湖,實現了山水入城;
汝河干流,建起翻板壩,通過提水泵站、管道輸水至市區雙高樓水庫,實現了西水東引;
小清河、練江河、駿馬河、開源河、興業河實施綜合治理,打造南練江湖、北清河湖兩座大型水生態濕地公園;
實施市中心城區第三水廠、南水北調向四線供水等工程,城鄉供水更有保障;
全國節水型城市創建成功,為全省唯一縣區全覆蓋創建成功的省轄市;
……
“市中心城區水生態建設累計完成各類投資138.5億元,總蓄水面積達11400畝,蓄水量2238萬立方米。每年有2000萬~2500萬立方米清水源源不斷流進市中心城區。”市水利局局長劉銀業說,通過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市中心城區水域面積已由原來的不足1%提高至5%,水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市中心城區熱火朝天,各縣區同樣快馬加鞭。
西平縣利用小洪河穿城而過的獨特優勢,實施兩河治理和生態濕地公園項目,昔日的“臭水溝”“垃圾河”蛻變為“幸福河”“生態河”;
新蔡縣依托汝河、小洪河過境優勢,實施“五湖四帶”和“一庫一聯通”的生態水系連通工程,總投資30億元,全長49.2公里,形成生態水網,“洪水招待所”蝶變成“生態水城”;
遂平縣實施汝河、玉帶河、奎旺河“三河共治”工程,“三河兩湖五園”的循環生態體系成為城市亮麗名片;……
一個個熱火朝天的水系建設工程串珠成鏈、集聚成勢。
如今,在市中心城區,“八縱九橫二渠、七帶五連四濕地”的城市水生態格局逐步形成,城市“顏值”更高、“氣質”更優,市民幸福感更強。
水美鄉村新圖景
河清湖晏潤民生
孟夏時節,在西平縣老王坡管委會十萬畝智慧型高標準農田內,田成方、溝相連、渠通暢,一個個長數百米的巨型自走式噴灌機分布在田間,每臺設備通過田間溝渠與河道相連,勾勒出一幅生態田園的壯美畫卷。
種糧大戶李紅偉的600多畝地成了高標準農田,地下管網相連,噴灌噴頭均勻分布于田壟。“節水改造實現了精準滴灌。噴灌機不僅可以澆水,噴施除草劑、殺蟲劑和營養肥等,還能用手機遠程精確控制畝均用水量,種田也成了一件美差事。”李紅偉介紹,一畝地年節約用水費用100多元,全年糧食畝產又增加100多公斤,一降一增,畝均種糧收益從500元增至800元~1000元。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作為農業大市,駐馬店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提高糧食產能,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19年~2022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343萬畝,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20%,畝均增產240斤,年均增產糧食22.7億斤,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在30億元以上,為保障糧食安全夯實了基礎。
既要興水利、穩農業,又要讓“幸福水”流入千家萬戶。
為讓群眾“喝好水”,駐馬店大力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自2019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13.16億元,鞏固提升農村各類供水工程780處,全市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6.8%,真正讓老百姓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與此同時,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駐馬店加快推進農村水環境治理,大力開展坑塘整治,持續推進“廁所革命”,著力解決農村面源污染等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沉寂的河道“活”了、渾濁的河水清了,激活了一幅“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水美鄉村圖。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放眼天中大地,水流奔涌,草木繁茂,四季秀美,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錦繡畫卷躍然而出,正朝著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闊步前行。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