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一場“不斷電”的七人制足球賽
摘要:比賽間隙,陳先生被邀請到了內場,與全隊球員來了張大合影,并收到了一份簽名隊旗,他也回贈了“海鷗”一盒香港點心。 28日晚6點半,主賽決賽打響,球場內座無虛席,最終阿斯頓維拉3:0擊敗最后只有5人應戰的大埔足球會,第7次捧起該項賽事的冠軍。
新華社香港5月28日電(記者 韋 驊)布萊頓、萊斯特城、阿斯頓維拉……這個周末,一件件頗具辨識度的球衣出現在了香港足球會足球場,但在這里舉行的不是英超,而是香港足球會七人制足球賽。時隔四年,這項賽事重回香港。
5月28日,阿斯頓維拉隊球員在頒獎臺上慶祝。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 攝
該項始于1999年的七人制足球賽久負盛名,20多年來僅僅因“非典”和新冠疫情停辦了4屆,阿森納、曼城俱樂部都曾在這里留下足跡。本屆比賽一連3日,分為主賽和名人賽。參加主賽的16支球隊除了多支英超勁旅,還有格拉斯哥流浪者以及本地球會杰志等等。
雖然賽事只有3天,可賽程卻是滿滿當當,從早踢到晚。一場比賽分為上、下半場,各不超過10分鐘。中場除了短暫補水,球員幾乎不休息。由于場地小、時間短,7人制足球的攻守轉換要比正常的11人制快了不少。比賽很少有回傳和后場倒腳,球員之間往往只用三、四次傳遞就能打入對方腹地,門將時常也會越過半場組織進攻。
參加主賽的英超球隊以各家青訓小將為主。根據賽事提供的資料,加里·卡希爾、阿邦拉霍、格拉利什等多位英格蘭隊退役或現役球員,都曾在年少時為香港球迷獻技。記者通過網上查閱,果真看到了格拉利什這位如今曼城隊10號,于2014年在同一塊場地代表維拉出戰時青澀的樣子。
幾十支球隊輪番上陣,最開心的莫過于球迷,一張門票便可在這里看上一天。這幾天恰逢香港高溫,可炎熱的天氣并沒有阻擋他們的步伐。一大早就能看到穿著各色球衣的球迷站在門外,等候進場。下午盡管太陽毒辣,但他們頂著烈日為球員喝彩,一同作響的,還有頭頂上方嗡嗡的吊扇。就在球場邊上,主辦方設置了休閑區,比賽看累了就來飲一杯啤酒,喝好了繼續回去看球,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來打發周末嗎?
5月28日,阿斯頓維拉隊球員弗蘭基·伊林(左一)與中國香港和富大埔隊守門員謝家榮在比賽中拼搶。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 攝
和專業球場類似,港會足球場的看臺緊挨著球場,再加上管理不是那么嚴格,這極大地方便了球迷與球員的互動,有的球員下場時甚至會趴在欄桿上與球迷聊上幾句。來看球的以家長和孩子居多,不少小球迷在場邊跑來跑去,他們拿著球衣、戴著帽子、揣著足球向大哥哥們索要簽名,也會互相攀比誰的“收獲”最多。
阿斯頓維拉球迷丹·帕特森是一位已經在東莞工作6年的工程師。周六,帕特森舉著橫幅在場邊與球員合影,他告訴記者,當他在一個多月前從俱樂部網站上得知球隊將來參賽時,便毫不猶豫地決定利用休息時間來港觀戰。“我會在這里住一晚,希望俱樂部能夠出現在周日的決賽當中。”
5月28日,阿斯頓維拉隊球員伊拉尼·愛德華茲(左)與中國香港和富大埔隊球員羅振庭在比賽中拼搶。新華社記者 盧炳輝 攝
來自布萊頓香港球迷會的陳先生當天得到了一份來自俱樂部的“大禮”。比賽間隙,陳先生被邀請到了內場,與全隊球員來了張大合影,并收到了一份簽名隊旗,他也回贈了“海鷗”一盒香港點心。他說:“球隊在來香港之前我們便保持著聯系,今年球隊在英超表現得非常好,我很喜歡隊里的三笘薰,下個賽季球隊就要參加歐羅巴聯賽了,希望能夠越走越遠。”
28日晚6點半,主賽決賽打響,球場內座無虛席,最終阿斯頓維拉3:0擊敗最后只有5人應戰的大埔足球會,第7次捧起該項賽事的冠軍。賽后,維拉球員與涌入球場內的球迷一同慶祝,鏡頭前一張張稚嫩的面孔眼下還不被人們熟知,但也許下一個格拉利什就在他們當中。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