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前沿 “種子”追光前行 | 十大戰略進行時
摘要:神農種業實驗室科研骨干 研究員 周正富:我們體制機制的一個改變,我們過去是按照團隊的模式來建立配置實驗室,配置儀器設備,現在我們是按照功能板塊來設計運作的平臺,比方說我們需要提DNA,把DNA這個模塊打造好,大家都共享共用,檢測的效能大幅度提升。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神農種業實驗室自2021年9月揭牌成立以來,聚焦種業的“卡脖子”難題,在鞏固應用研究優勢的同時,瞄準基礎前沿技術不斷創新。一粒粒種子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發芽、追光前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 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領域首席科學家 許為鋼:你看這個地里面不缺墑,植株從上到下你看都是青枝綠葉,那么這對于高產穩產都是非常好的作用。
又到一年豐收季,5月25日,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領域首席科學家許為鋼院士來到濮陽市的千畝示范基地查看小麥生長情況。由他和團隊研發的鄭麥1860今年在這里廣泛種植。
濮陽經濟開發區永豐農民合作社種植負責人 郭計廣:估計(畝產)產量在700公斤以上,豐收在望了。
鄭麥1860是許為鋼院士團隊育成的中強筋小麥品種。這次現場觀摩也是為新品種的進一步優化提升打下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 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領域首席科學家 許為鋼:神農種業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為生產提供一流的小麥品種。我們要更加地提升創新能力,搭建一流的平臺,在理論與方法技術研究上和世界先進水平看齊。
想要和世界先進水平看齊,就必須在源頭下功夫。神農種業實驗室成立后,將目光更加聚焦種業前沿和基礎研究。在實驗室總部,周正富研究員正在和學生們將剛剛從試驗田中“考試選拔”出的優秀小麥種子進行基因檢測,一天可以檢測樣本2萬份。在以往,像這樣的基因檢測一般一天檢測量不超過300份。
神農種業實驗室科研骨干 研究員 周正富:我們體制機制的一個改變,我們過去是按照團隊的模式來建立配置實驗室,配置儀器設備,現在我們是按照功能板塊來設計運作的平臺,比方說我們需要提DNA,把DNA這個模塊打造好,大家都共享共用,檢測的效能大幅度提升。
目前,神農種業實驗室圍繞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優勢領域,由院士和中原學者領銜,組建了5支核心研發團隊。模塊化運行的公共實驗室,為不同團隊的科研人員提供了更多的硬件保障,也為研發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神農種業實驗室骨干 研究員 周正富:一年來,我們發掘出了3個控制小麥甲基化含量的關鍵基因,我們向基礎研究,向著0到1的原始性創新邁進了一大步。
“仰望星空”的基礎前沿技術也讓越來越多腳踏實地的青年人才加入其中。今年畢業的90后博士畢業崔夢杰,選擇加入神農種業實驗室,就是因為在這里能夠從事花生黃曲霉抗性遺傳育種這樣挑戰性的課題。
神農種業實驗室花生團隊博士 崔夢杰:我覺得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如果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從事農業基礎性的這個“卡脖子”難題,無論是學術性還是自己的人生意義都是很大的。
目前,神農種業實驗室已啟動實施“一流課題”項目5項,匯聚21家單位、25個團隊、238名科研人員開展聯合攻關。在基因編輯、重要性狀遺傳解析與分子標記發掘等原創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新育成小麥品種15個、玉米品種19個、花生品種6個、芝麻品種4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 神農種業實驗室主任 花生領域首席科學家 張新友:它既要解決一些育種重大的理論問題,又要解決一些“卡脖子”的技術問題,還要創新出重要的突破性品種,讓中國的田野里種上更多的河南種子,讓國人的飯碗中裝上更多的河南的糧食。
責任編輯:劉建潔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