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出臺對接海洋經濟工作方案 三個關鍵詞看河南加快“通江達海”
摘要:優化提升淮河、沙潁河航道,規劃建設賈魯河、唐白河等航道,進一步暢通河海聯運通道。支持知名海洋經濟高校、科研機構、海洋科技型龍頭企業在我省布局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研究院等。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5月25日,記者從省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河南省對接融入海洋經濟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正式印發。這是我省首次聚焦對接海洋經濟出臺的專門文件,意味著河南高水平對外開放再拓新空間、再添新支撐。
省開放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充分借鑒福建、山東等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的創新舉措,結合自身優勢條件和發展需要,聚焦“產業、通道、開放”三個關鍵詞提出14項具體舉措,力爭到2025年全省對接融入海洋經濟的產業體系不斷健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努力成為國家北部、東部、南部海洋經濟圈的戰略后方基地。
產業,是對接海洋經濟的抓手。《方案》提出,我省要加快培育發展海洋經濟關聯產業,重點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陸海康養等產業。支持南陽、濮陽石油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提升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成套裝備及核心關鍵配件研發生產能力;支持鄭州、新鄉等建設海洋藥物研發中心、孵化中心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支持漯河、新鄉等地開發海洋水產食品及海洋功能制品,打造海洋功能食品特色產業等。
通道,是對接海洋經濟的出口。《方案》明確要暢通融入海洋經濟立體通道,實施陸海通道擴容、內河水運“通江達海”“空中絲綢之路”提升、口岸互聯互通等工程。支持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優化東向、南向為主的鐵海聯運通道布局,加強與日照港、青島港、連云港港、上海港、寧波港等聯動;優化提升淮河、沙潁河航道,規劃建設賈魯河、唐白河等航道,進一步暢通河海聯運通道。
開放,是對接海洋經濟的目標。《方案》提出要深化區域對接、平臺交流、海洋科技、人才培養、生態保護等合作,提升向海開放合作水平。加強與天津、山東、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對接,推動一批海洋經濟產業鏈上下游項目落戶我省;支持知名海洋經濟高校、科研機構、海洋科技型龍頭企業在我省布局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研究院等。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