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老君廟:果蔬香飄振興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采摘、分揀、打包、除草、打藥、掰瓜岔、修果穗……5月24日一早,汝南縣老君廟鎮小方村鄉村振興產業園就熱鬧起來,種植戶、務工村民各司其職,在大棚內忙碌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棚內,充滿了歡聲笑語,收獲著希望......
“這幾天小瓜銷得不錯,每天都有車來拉。價格也高,每斤批發價就賣到5.7元。”在老君廟鎮小方村設施蔬菜種植基地,正在裝車的種植戶呂改名興奮地說,他今年包了30個占地一畝的大棚,都種上了“大黃冰糖翠”,此瓜憑借口感好、甜度高等特點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又因上市早,賣到了好價錢。看目前小瓜的長勢和市場行情,每畝按最低產量1.2萬斤、價格每斤按最低4元算,30個大棚,收入能達140多萬元,除去成本,收入70萬元應該不成問題。
“你別看我沒他包的棚多,但我包的棚較大,一個頂他5個。我種的也比較全。”在隔壁大棚,正在采摘番茄的種植戶夏春華告訴記者,他承包了13座大棚,每個棚占地5畝多。大棚內種有青椒、番茄、甜瓜等。雖然沒呂改名收入多,但就這一茬,他也能收入50多萬元,凈利潤達20多萬元。
據小方村黨支部書記肖紅偉介紹,目前,小方村果蔬大棚內的果蔬品種多達十幾種,主要有葡萄、螺絲椒、甜瓜、西瓜、西紅柿等,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果籃子”,打開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大門。同時,大棚果蔬種植還極大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一天60元,還能顧家、照顧孫子上學,俺很滿意。” 說起在園區務工的收入,正在棚內剪瓜叉的趙井花笑得格外燦爛。趙井花是小方村村民,她家的8畝地都流轉了,兒子媳婦跑“小洋馬”(收割機)掙錢,她在園區務工。這幾年,她家不僅在村里建起了新房,還給兒子買了“小洋馬”、小轎車。“這日子是越過越美了!”趙井花說。
“目前,小方村建有各種大棚300多座,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帶動勞動力就業200多人,人均月收入超過2300元。”提起設施蔬菜的種植,汝南縣副縣長、老君廟鎮黨委書記張高峰充滿欣慰,村里的致富算盤打得好,村民自家的小日子越過越好,小方村的村每一個人都鉚足了勁兒,要把鄉村振興路越走越寬廣。在老君廟鎮,像小方村一樣,肖屯村也走出了大棚果蔬種植的特色致富之路。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老君廟鎮毗鄰宿鴨湖,G328國道貫穿東西,自然資源條件優越。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全鎮圍繞“擴規模、增亮點,調結構、抓龍頭,建市場”的思路,形成了以綠色果蔬種植、湖羊生豬養殖、食用菌種植、玫瑰花種植、水產養殖等為主的一大批農業特色產業項目。如小方、肖屯等村發展特色果蔬大棚產業,建成現代農業園區4000畝,建有冷棚、溫棚500多座,年產值達2.2億元。其它村也都依托自身實際,走出了一條條獨具特色的致富路,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