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田間課堂” 播下人才種子——西北農林7名“碩博”研究生聯合上蔡“耕夫”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周金高)從科技進步到鄉村振興,人才都是關鍵。近日,由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發起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鄉土實施項目在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啟動,播下鄉村振興的人才種子。
為進一步增強學校與地方合作,發揮高校研究人才對于農業強國建設的助推作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研究與評估中心褚慶宜、劉妍等7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前往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關于鄉村振興、農業適度規模化經驗現狀的社會實踐調研。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師生連續5年到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社會實踐調研,為中國農業農村發展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大學生實踐調研時間為2023年5月16日至2023年6月5日。
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2014年成立,主要從事優質強筋小麥、花生、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種植。合作社現流轉土地面積5600多畝,設備齊全,擁有大型機械56臺(套),烘干倉儲設備正規。2022年,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2023年,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簽訂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協議,正式成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每年可容納60名學生開展實習。
借實踐基地建設的契機,大學生們圍繞鄉村振興專題,針對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具體發展需求進行針對性考察。并通過與合作社理事長白漢禮及其社員進行座談交流,全面了解當前合作社的發展情況。
針對合作社的土地規模化經營中面臨的地租成本、市場社會化服務對接以及帶動小農戶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結合合作社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最后,大學生們還將不同地區的農地規模化經營經驗與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情況進行多方面的對比,為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穩定化和綜合化發展提供咨詢建議。
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白漢禮向記者介紹,目前,很多大學生沒有在鄉村生活的經歷,未來這個比例還會增加。在生活過程中,無法接觸鄉村、感受鄉村、了解鄉村,鄉村振興也就失去了源頭活水,而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一項面向大學生群體,體驗鄉村生產生活的實踐項目。即耕讀研學為一體,讓大學生走進鄉村,體驗農業農村生產生活,再結合講座、交流、讀書分享、課題研究等內容,從而成為鄉村振興的未來人才。
責任編輯:劉永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