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
石新宇
今年5月11日是農歷3月22日,是我奶奶去世三周年紀念日。墳地里長滿即將成熟的麥子,因為剛下過雨無法進入地里,我只好站在地邊請阿訇為奶奶念古蘭經。我家是回民,奶奶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聽著阿訇念經,望著奶奶的墳頭,我的心里一陣陣酸楚。
我的奶奶出生于農歷1919年11月18日(公歷2020年1月8日),去世于農歷2020年3月22日(公歷2020年4月14日),享年101歲,是我們村第一個活到百歲的人。
奶奶姓鄭,娘家在社旗縣中心街火神廟前面,從小生活富裕,但因為她的母親去世早,十來歲時她就學做家務,她的性格剛毅應該與此有關。我的老家在方城縣城北八里的東橋村,祖上是大地主。奶奶嫁給爺爺后生我父親、我姑姑和我叔三人。解放后我家的絕大部分耕地和財產都被沒收,爺爺因為在舊政權任職擔心被抓偷跑到了陜西西安(也許是寶雞),靠趕毛驢車生活,那時候奶奶正懷著我叔。爺爺本是書生,從未做過這樣的事情,生活艱難可想而知。后來爺爺給家里捎信,奶奶才知道他的下落。奶奶放心不下爺爺,讓我父親去找爺爺,父親找到爺爺后,爺爺讓父親讀書。1958年,爺爺病重,不得不回到老家,不久病故,這時我奶奶是39歲,我父親是18歲。那幾年,奶奶學會了做農活,學會了裁剪衣服,還開了一片荒地。1960年糧食最短缺的時候,奶奶曾帶著姑姑到北山附近的村莊討飯,這是我爺爺最小的弟弟我的小爺告訴我的,當時我大學還沒有畢業,聽到后我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奶奶很有大家閨秀的風范,衣服再怎么破舊也要洗得干干凈凈,無論是坐下還是站著腰桿總是挺得筆直。雖然家里生活很困難,但奶奶還會盡力接濟左鄰右舍和上門討飯的人。村上人買了布做衣服總會找奶奶裁剪,奶奶每次都熱情地接下活來,從來不要報酬。
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開始教我禮儀,來了客人應該怎么說道、應該坐在什么位置等等。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是散學典禮,我被評為三好學生,要在散學典禮上領取獎狀。中午我很興奮地把這個情況對奶奶講了,奶奶即對我講,領取獎狀時要在校長面前站定鞠躬,然后雙手接獎狀,決不能一只手接。我接獎狀時有些害羞,沒有鞠躬,但站定后雙手接的動作給校長留下深刻印象,后來校長多次對老師們講我的家教好。
奶奶很重視文化教育。我六歲的時候奶奶便買來粉筆教我寫字,這在當時我們村是絕無僅有的,要知道那時候幾乎每家都很窮,吃鹽都比較困難。住家伙伴有個可以折疊的小刀,我很羨慕。奶奶在一次進城趕集時,不僅為我買了粉筆,還買了一個小刀,我很高興,當然奶奶是為了鼓勵我多識字寫字。我七歲上學,上學時很多字已經學會,所以我的成績一直很好。我從小就愛學習,對老師的話奉為圣旨,這與奶奶的教育有很大關系。
我父親和母親結婚后生我、我妹妹、我弟弟。1978年,我父親因病去世,年僅38歲,當時我奶奶是59歲,我母親33歲,我9歲,我妹妹7歲,我弟弟只有5歲。幼年喪母、中年喪夫、老年喪子,人生的不幸奶奶占全了。
1980年,我外公的右派問題解決后,我母親接了外公的班,在社旗縣工作。母親靠一個人的工資養活我、我妹妹我弟弟,生活十分艱難。在農村的奶奶生活也很清苦,但每過一段時間,奶奶都會讓我叔為我們送面粉、紅薯等。1992年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第一個月的工資是120多元,我給奶奶寄去了30元。
奶奶的前半生歷盡磨難,好在晚年幸福。我姑姑在南陽市居住,姑家的表姐表妹對我奶奶很有感情,每年都會接我奶奶到南陽去生活,買的衣服穿不完,奶粉蛋糕從沒斷過。我在駐馬店工作,離得比較遠,曾對奶奶說讓她到我這里來,但她不肯,我每年都會回去看望她一兩次,也是買衣服買奶粉什么的。九十多歲后,奶奶不再去南陽,我姑姑大部分時間都在老家伺候她。
奶奶是臥床一年多后的那天早上去世的,去世前姑姑喂她喝奶粉,她喝了幾口,示意姑姑將嘴角的奶粉擦掉,姑姑擦掉后,奶奶頭一歪,安祥地停止了呼吸。
責任編輯:石新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