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摘要:余莊村堅持立足產業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推廣農作物間作套種,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打造土地增產增收的“強引擎”。
駐馬店網訊(記者 蘇 凱 通訊員 楊琳琳)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而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集體產業又是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新蔡縣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徑、新模式,通過做活土地文章、發展特色產業、盤活資產資源等方式,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助力鄉村振興。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眼下,正值辣椒種植時節,在新蔡縣今是街道余莊村,村干部正組織村民在麥田里進行辣椒套種作業,起苗、裝車、種植,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我們村種植了500多畝‘麥辣套’,這種種植模式是三壟麥、三壟間隔,通風透光,小麥的產量高,每畝1000多斤,并且辣椒提前種植,效益也非常可觀。”余莊村相關負責人在“麥辣套”基地一邊種植辣椒秧一邊欣喜地說。
2021年以來,余莊村“兩委”經過多方面調研和考察,決定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以“麥辣套”模式作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突破口,如今,“麥辣套”已成為余莊村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模式,深受農民歡迎,不僅保證了糧食種植面積不減、確保了糧食安全,又擴大了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保證了農民增收。
“黨建引領”作用大,產業發展地生“金”。余莊村依托“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提前謀劃,積極采取措施,推動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融合發展,保證糧食生產和辣椒產業雙推進、雙收獲,極大提高了土地效益,實現一地多種。同時,余莊村成立新蔡縣眾鑫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為村民提供更多務工機會,改變余莊村貧困落后的現狀。“今年套種的小麥產量和辣椒畝均收益都比單獨種植有所提高,除去人工、化肥等生產成本,預計每畝純效益4000元左右,通過‘麥辣套’種植模式,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干勁更足了。”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派駐余莊村相關負責人說,“公司將繼續加強對余莊村的投入和幫扶,以強化黨建引領為抓手、以發展產業為重心,多措并舉開展精準幫扶,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村民增收,增強余莊村自我發展能力,為余莊村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農作物間作套種是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技術,也是一種高效的增產增收方式。余莊村堅持立足產業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推廣農作物間作套種,最大限度發揮土地潛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打造土地增產增收的“強引擎”。“我們組織村‘兩委’干部經過多方考察學習,與漯河市臨潁縣的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指導協議,打造‘麥辣套’模式的‘科技小院’,從而提高種植的科技含量,實現增產增收。”余莊村相關負責人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全方位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新蔡縣將繼續堅持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作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縣直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主體作用,多輪驅動、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推進全縣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蔡縣主要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