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人生追求的贊歌 ——再訪救人英雄張冰烈士的事跡
摘要:張冰犧牲的當日下午,遂平縣文城中學家屬院,數百名師生和附近的村民自發趕來為張冰送行。張冰的兒子,當年協助爸爸勇救落水兒童的張帥,如今在遂平縣城組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妻子也是一位老師。
記者 許偉
“張冰,男,在駐馬店市驛城區諸市鄉李樓村張竹園為搶救落水兒童犧牲。”
張冰遺照
搜索遂平救人英雄張冰的信息,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簡單明了,一如他溫暖善良、干凈坦蕩的40年人生。
張冰妻子(左)、孫子(中)和兒媳(右)的合影。
2008年8月27日,在驛城區諸市鄉李樓村張竹園,遂平縣文城中學教師張冰用一場生命的托舉,在深潭中拯救了一個10歲少年的生命,而他,卻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0歲。
15年的光陰飛逝而過,見證英雄托舉事跡的那條大河還在那里靜靜流淌,好像在低聲呼喚英雄張冰的名字,傾訴著英雄的光輝事跡。
5月15日,記者聯系到了張冰的家人,追蹤英雄走過的足跡,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那些歷經歲月沉淀的記憶,在親人的講述中一幕幕呈現,救人英雄張冰的形象愈發清晰生動起來。
托舉生命
2008年,40歲的張冰時任遂平縣文城初中二年級語文教師。8月27日上午,張冰和11歲的兒子張帥一起到驛城區諸市鎮李樓村走親戚。11時許,張冰在李樓村前的汝河北岸邊釣魚,一個小男孩在距他30多米遠的上游洗腳。一眨眼工夫,小男孩掉到河里,兩只小手在河面上不停擺動。見此情景,張冰迅速站起,往上游跑了十幾步后跳下河。
當年的情形成為張帥一生不可磨滅的記憶:“我爸往上游跑時,草帽被刮到了河水里。他一個猛子出水后,頭頂上托舉起了落水男孩,慢慢地往岸邊游,我急忙下水接應。”
距岸邊兩米多遠時,張冰朝兒子喊:“拽住,往岸邊拉。”
當張帥拽著落水男孩的衣角用力拉到岸邊后,回頭一看爸爸不見了,便立即跑上岸大聲呼救。被救男童名叫張保亮,10歲,李樓小學三年級學生。聽到小張帥撕心裂肺的呼救聲,距事發地百余米遠正在釣魚的村民張政首先跳下河,但由于水很深,暗流很急,他沒找到張冰。10多分鐘后,李樓村30多名村民跑來救人。
下午1時41分,在諸市公安派出所的組織下,張冰的尸體終于被村民用漁網打撈出水面。令人感動的是,張冰的尸體被打撈出來后,圍觀的村民發現,張冰雙唇緊咬,兩手還保持著在水中救人的托姿,似乎在向人們講述剛才發生的驚險一幕。張冰的妻子張玉華難以接受丈夫離去的事實,數次暈倒在地。
“當時我半蹲在深潭邊伸腿在水里洗腳時,腳下一滑,就滑入河里了。”張保亮說,滑入河里后,他拼命掙扎,但很快就被沖進水中央。不一會兒他感覺有人游過來一把抓住他的衣領,在背后用力將他推到岸邊,隨后,在岸邊一個男孩兒的拉扯下他才爬上了岸,成功獲救。
受此驚嚇,張保亮說以后的事他就記不清楚了,只知道救他的叔叔淹死了。
“是叔叔和哥哥救了我,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們。”
教學故事
1987年,張冰以優異的成績從駐馬店師范學校畢業后,回到了遂平縣文城中學任教。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他一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并連續擔任班主任、課研組長。教學一線的錘煉以及自己孜孜不倦的探求,讓他從教育戰線上的新兵成長為縣級學科帶頭人,并且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質課教學獎、報紙上發表的文章和論文獲獎證書……一項又一項榮譽見證著張冰的努力。
張冰對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無怨無悔。“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他的座右銘。他默默地踐行著自己的教育初心,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教育一線。
由于長期擔任班主任,加上妻子沒有正式工作,工作和生活的重擔壓在張冰的身上。連續的高強度勞作讓張冰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1998年4月的一天,張冰正在上作文課時,一直沒有休息好的他感到有點頭暈,不一會兒鼻子就開始流血,無法止住。他只好找到同事,代自己上完那節課。
不斷出現的狀況讓同事為他擔心,大家提醒他注意身體。他對別人的關心總是感謝不已,但具體到行動上卻顯得有些遲緩。學校領導也擔心高強度的工作會把張冰的身體壓垮,便不再讓他擔任班主任。
不當班主任的張冰依然無法清閑下來,不時地往教室里跑,為學生輔導功課。2006年6月的一天,張冰早早來到教室,為學生進行早自習輔導,卻忽然暈倒。待他醒來,已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學生們紛紛跑來看他??吹骄磹鄣睦蠋熓菹鞯拿嫒荩蠹乙粋€勁兒地哭,到頭來反倒是張冰安慰起了學生。可學生們不知道的是,張冰的耳朵從此就只有一只能聽見聲音,另一只則完全喪失了聽力。
雖然張冰在長期服藥,但從來不請假,更不耽誤學生一節課。不僅如此,給學生開“小灶”也是張冰經常做的事情。學生王夢德英語成績不好,已經不是班主任的張冰憂心忡忡,經常找他談心,幫他找出英語成績上不去的原因,還為他制訂學習計劃,使王夢德的英語成績得到了很大提高。英語老師李紀梅看到張冰列出的學習方法后忍不住贊嘆,更為他這種一心為學生的精神感動。
英靈長存
往事崢嶸,皆是感動。
張冰犧牲的當日下午,遂平縣文城中學家屬院,數百名師生和附近的村民自發趕來為張冰送行。
被救出的張保亮時常說一句話:“我想讓張冰老師活過來!”
在張冰的靈位前,被救少年張保亮的父母張海露、譚振平長跪不起,痛不欲生:“張老師,您安心地走吧,張帥就是俺的親兒子。”
“多好的一個人呀,就這么走了!”人們痛哭流涕,萬般不舍。
“張老師樂于助人,家境貧寒的學生常年免費在他家吃午飯,每學期都有幾名這樣的學生。”文城中學的老師說。
遂平縣文城中學教師張國林在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張冰為人忠厚老實,愛崗敬業,團結同事,遇事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老師。自1987年來校參加工作以來,其業余時間撰寫的論文、創作的詩歌以及小說多次在省內外報刊上發表,由于表現出色,連續多年被評為縣優秀教師、縣文明教師以及縣優秀班主任。
張冰生前以校為家,吃住在學校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內。一家三口人全靠他每月900元的工資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當時的家中,除了一臺破舊的黑白電視機外,很難再找到一件像樣的家具。
事過多年,提及當時的場景,張玉華依然痛苦難掩:丈夫平時只有釣魚這個愛好,遇事謹慎,沒有一點兒游泳經驗,但出事那天卻表現出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超自然能力”,這也許與他平時喜歡孩子有很大關系。
得知張冰救人犧牲的消息后,遂平縣教育局和文城、諸市兩鎮黨委政府相繼派人到他家吊唁慰問,遂平縣教育局還號召全縣教職員工向張冰學習。
2008年8月30日,新華保險駐馬店中心支公司總經理趙廣立帶領員工冒著大雨將42056元理賠款送到張冰家中,自己又單獨拿出1000元錢交給母子倆,鼓勵張帥好好學習,不辜負父親的期望。同一天,遂平縣教育局領導也來了,將2000元錢送到英雄的妻兒手中。
2008年9月10日,文城鄉黨委下發《關于在全鄉開展向張冰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鄉各村黨支部、鄉直各部門向英雄學習。
張冰先后被評為“革命烈士”“河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08年度感動天中十大人物”等。
“人生無終點,只有不懈地奮進,才能證明生命的存在。”這是張冰發表在《中學生學習報》上的文章——《一曲人生追求的贊歌》中的一句話。生命戛然而止,那曲人生追求的贊歌卻激勵我們不斷前行。
英靈長存,風范常在。如今,在英雄精神的洗禮下,遂平大地鄉風更加文明,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氛圍更加濃厚,身邊好人、平凡英雄接續出現,共同譜寫出一曲曲新時代的英雄贊歌。
張冰的兒子,當年協助爸爸勇救落水兒童的張帥,如今在遂平縣城組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妻子也是一位老師。張玉華跟隨兒子生活在縣城,平常照顧孫子和老人,家庭生活和諧而安寧。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