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毛集蘑菇香飄海內外
摘要:幸虧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了30多戶村民抱團種植食用菌,實現了規?;N植。劉長見說,蘑菇采摘旺季,上午采蘑菇,下午給蘑菇棒噴水,第二天一大早蘑菇就又長得又鮮又嫩,一天一采摘,天天有收入,村民們臉上笑開了花。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雪)5月16日上午,在正陽縣熊寨鎮毛集村長豐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長見正在和妻子曹愛萍翻曬蘑菇干,一輛大車停在門前正在收購蘑菇干,來交蘑菇干的菇農絡繹不絕,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我們村的蘑菇從去年秋季開始采摘,現在已采摘很多茬了,處于掃尾階段。目前天氣熱了,蘑菇量小了,價錢也相應低些,菇農們就開始把采摘的蘑菇曬干,有客商來收購,然后再銷往國外。”劉長見說,不但蘑菇賣錢,就連出完菇的廢舊菌棒都成了“香餑餑”,一車車的廢舊菌棒被周邊市區種植蔬菜的菜農搶購。
“以前蘑菇滯銷了,菇農就沒有辦法了,有時爛掉、有時超低價賣,現在好了,有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有啥問題大家一商量就解決了。若蘑菇滯銷,理事長就聯系收購蘑菇干的客商,一樣能賣錢。”來交蘑菇干的菇農趙國清說,他家種植了5萬多袋菌棒,蘑菇豐產豐收,上次,他曬的蘑菇干裝了一大車,賣了2萬多元錢。
毛集村有種植蘑菇的歷史,是典型的食用菌種植特色村。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村民張海洋、向學海等人的帶動下,毛集村群眾主動嘗試,到外地學習蘑菇種植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從起初的小打小鬧、拉車售賣到現在的規?;N植、網上銷售,該村的蘑菇種植產業不斷發展壯大?,F如今毛集村蘑菇日平均采摘量5000余斤,被人們譽為“蘑菇村”。
劉長見說,剛開始種植蘑菇時沒有經驗,全靠自己一點一點摸索,再加上都是散戶種植沒有形成規模,眼看著豐收的蘑菇成熟采摘后沒有銷路,自己的干勁和信心都動搖了,甚至幾度想放棄。幸虧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了30多戶村民抱團種植食用菌,實現了規?;N植。同時,積極和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協調改良品種、提升種植技術、提升產量、暢通銷售渠道。
如今,在毛集村,不但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搭建有蘑菇棚,而且廚房內也堆滿了菌棒。“村民種植蘑菇的積極性高漲,大家交流經驗,蘑菇產業越做越大。”劉長見說,蘑菇采摘旺季,上午采蘑菇,下午給蘑菇棒噴水,第二天一大早蘑菇就又長得又鮮又嫩,一天一采摘,天天有收入,村民們臉上笑開了花。
毛集村村民依靠種植大棚蘑菇,日子越過越紅火。隨著蘑菇大棚數量由少變多、規模由小變大,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毛集村的蘑菇一路暢銷,飄香海內外。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