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就是俺的親閨女”
摘要:盡管如此,她和丈夫曾經同時贍養著5位老人——她的爸媽、公公、婆婆、婆婆的單身弟弟。鄰居一個人在村里住,平時干完農活就到王道勤家吃飯,她從不嫌棄。她也是年逾古稀、需要人照顧的老人,但她仍舊竭盡所能地照顧著婆婆;
驛城區胡廟鄉王莊村的梁文英老人逢人就說——
“兒媳就是俺的親閨女”
記者 張新義
母親節前夕,記者跟隨確山縣移動公司員工文慧,前往她的老家驛城區胡廟鄉王莊村楊莊組,看望她的奶奶和媽媽。
文慧的奶奶叫梁文英,今年94歲了,看起來精神很好。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和兒媳婦王道勤在寬敞的院子里聊天。“俺的兒媳婦很好!沒見過這么好的兒媳婦。”老人一個勁兒地夸贊。
今年74歲的王道琴是一名郵電部門退休職工,之前在驛城區蟻蜂郵電所工作。她和丈夫在蟻蜂街有自己的房子,本來可以在鎮上享受退休后的清閑生活。2007年,公公去世了,她擔心婆婆一個人生活不方便,就把婆婆接到了鎮上。隨著婆婆年齡越來越大,幾年前,她和丈夫干脆都搬回了楊莊,專心致志侍奉婆婆。
采訪中,鄰居告訴記者,王道勤平日里對婆婆照顧得悉心周到。老人一天三頓飯想吃什么,她都是變著花樣給老人做。平日里,給婆婆洗頭、洗澡、剪指(趾)甲從不間斷。婆婆穿的衣服、睡的鋪蓋,她及時換洗;婆婆有個頭疼腦熱的,她和丈夫及時帶老人去醫治。
梁文英老人告訴記者,她80歲那年,股骨頭壞死,她想著這么大年齡了,不治了。兒媳婦王道勤堅持讓她更換股骨頭,讓她又能正常行走了。“俺這個兒媳婦好啊,她要是出門了,晚回來一會兒我就想她。”老人說。
說起為啥對婆婆這么好,王道勤對記者說:“俺的婆婆好啊,是個好人。俺的兩個孩子都是她帶大的。”聽了王道勤這句話,記者不禁想起了“人心換人心”這句樸素而深刻的俗語。
王道勤是個好人,在鄉親們眼里是出了名的。“這樣的大好人,不好找。”這是采訪中鄰居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我是1969年入的黨。”采訪中,王道勤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句話,似乎給出了她為何幾十年來向上向善的答案。
19歲就入了黨的王道勤,曾經在蟻蜂鎮當過民辦教師,后來到郵電部門工作,直到退休。在當民辦教師期間,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她曾被派到外地交流學習。在郵電部門工作幾十年來,她獲得省、市、縣級榮譽很多,一直是系統內的業務標兵和學習楷模。
王道勤心眼兒好。前些年,家里孩子小,負擔重。盡管如此,她和丈夫曾經同時贍養著5位老人——她的爸媽、公公、婆婆、婆婆的單身弟弟。平日里,她的家中準備了5個茶瓶,農村的親戚到鎮上趕集,都愿意到她家歇歇腳、喝喝茶,有時干脆就在她家里吃飯。“在她眼里,待誰都很親切,都跟親戚一樣。”鄰居說。
就在不久前,她還堅持為一位叔叔端飯送飯,一送就是十多天。鄰居一個人在村里住,平時干完農活就到王道勤家吃飯,她從不嫌棄。
她也是年逾古稀、需要人照顧的老人,但她仍舊竭盡所能地照顧著婆婆;她對左鄰右舍總是很友好,用點滴的愛溫暖著每個人的心。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