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 “向山求興”跑出“加速度”
駐馬店網訊(記者 方祥 通訊員 劉家福)位于久負盛名的角子山下的泌陽縣下碑寺鄉和邵莊村,這個總面積約12.5平方公里的地方,曾經是一方窮山惡水,省級貧困村,是幾代山民心頭抹不掉的沉重記憶。
為了改變窮村面貌,近年來,該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引導村民“向山求興",靠發展林果業、特色產業、養殖業融合賦能,昔日的"老照片”現在已全新改版。
站在巍峨的角子山巔面南俯瞰:山山流綠滴翠,嶺嶺果園連片,全村8個自然村如珍珠般散落在綠色的海洋里,蜿蜒平展的村道宛如一條條黑色緞帶把村村連結在一起,干凈的村落,美麗的民居,彩繪的墻體……映入眼簾的這一幅幅美侖美奐的風情畫,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和邵莊地處偏僻,荒涼的大山深處,人多地少,且石漠化十分嚴重。長期以來,村民靠石頭窩里刨食,三尺門外立命,百無聊賴的村民終日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新農村建設的大幕開啟后,該鄉決心先啃“硬骨頭",錨定省級深度貧困村和邵莊,試圖從困難最大,情況復雜的村發力,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錘煉黨的執政能力,檢驗村黨員干部破危局、謀發展的毅力,下好全鄉新農村建設的先手棋。
根據全村山場面積大的特點,該鄉“向山求興"的發展思路非常明晰,率先幫村里制定了林果業十年發展規劃、荒山承包實施細則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的落地,讓村民如沐春風,很快調動起了村民向荒山要效益的積極性。昔日的山山嶺嶺上到處都是一些柴林無序"瘋"長,幾乎沒有經濟效益。
近年來,該鄉村民從黨的好政策中增長了底氣,循著林果業發展規劃這條紅線,對村域內的九大山系分類規劃,全部向村民們確權承包到戶,村民們依托豐厚的山場優勢,大念"林果經",巧做“山文章",在向山要效益上各顯神通。
村民張玲承包荒山1600多畝,經營林果種植業,靠精明的頭腦培育新品種,跑農科院所引進新技術,她引進,試種的換季品種映霜紅,金秋紅錯峰結果,碩大的果實在深秋和初冬上市,靠打"時間差"賺取“真金白銀"經濟效益十分看好。
在張玲的帶動下,全村己形成了一個水果集散地,有15家已靠種水果發家致富。據不完全統計:全村林果業可使村民年人均增收1800多元,把昔日的慢山"瘋景"變成了風景和"錢景"!
隨著林果業的高貭量規模發展,立體經營模式不失為村民向空間要效益的一大亮點。林下經濟尤顯卓爾不凡。村民利用大量的林下空隙發展散養土雞,每家的果園里都能看到成群散養的土雞。
角子山下的王保春生態養殖場,現擁有機械化養雞車間12棟,年出欄肉雞達20多萬只,純利潤近百萬元。為了把"雞產業"做大做強,王保春不斷加大養殖場的科技含量,引進先進孵化技術,用人工干預手段培育優質雞苗,提升肉雞品質和蛋雞的產蛋率。每年能孵出雞苗達百萬只以上,除滿足當地村民的養雞需求外,還有大量的雞苗銷往全國18個省區,真可謂"雞名天下"。靠辛勤經營和科技賦能,王保春成為富甲一方的致富帶頭人。
王保春養雞事業有成,但貧困戶如何脫貧始終是他的最大牽掛。近年來,他先后為11家特困戶免費提供雞苗8000多只,幫5家建起了小型養雞場,并向他們上門傳技,免費防疫,幫找銷路,使大家在養雞致富上無障礙前行。把全村的養殖業帶得風生水起。
如今的角子山名氣“爆棚",村民在黨的惠民政策引導下,向山求興跑出了“加速度“,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農村就是要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需要的是大家有股,‘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闖、創、干落到實處了,山鄉變得更美,百姓變得更富,日子過得更好不是夢!”下碑寺鄉黨委書記陶浩如是說。
責任編輯:方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