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聲回響丨“只此青綠” 內蒙古“沙戈荒”變身新能源“藍海”
習近平:要強化源頭治理,推動資源高效利用,加大重點行業、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力度,發展清潔生產,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這段話出自2021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風車”揮動著白色的風機葉片,將風能轉變成電能傳送上網;荒漠中,一塊塊光伏板將聚集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園區里,一個個制氫項目拉開大幕,讓內蒙古新能源發展“只此青綠”。
位于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達拉特旗國家發電應用領跑基地,是國內目前在沙漠地區建成集中連片的最大光伏基地。該基地以光伏帶動治沙,以治沙支撐牧草種植,用牧草種植帶動養殖,用養殖反哺生態修復,實現“板上發電、板間種植、板下修復”的林沙產業新模式。
“我們的總體目標是,25年以后,土地經過修復還給農牧民時,是有經濟產出價值的。”內蒙古達拉特光伏基地綠能碳匯負責人蘇東表示,希望通過“企業+村集體經濟”,帶動周邊農民共同富裕。
近年來,內蒙古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在資源高效利用上下功夫,把能源開發與鄉村振興和環境治理相結合,化劣勢為優勢,在沙漠中建設光伏能源,從源頭上治理沙漠生態問題。
“截至目前,全區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總裝機165.44萬千瓦,年均設備利用小時數1919小時,年上網電量31.74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約263萬噸。”內蒙古鄉村振興局扶貧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明表示,內蒙古借助風、光能源帶動鄉村振興,先后設立幫扶公益崗位2.3萬多個,助力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能源發展之路。
今年3月份,在庫布其沙漠里,上百輛推土機開足馬力來回穿梭。到今年底,這片“不毛之地”將變身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基地建成之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送電數百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600萬噸,讓荒漠化土地變身新能源“藍海”。
內蒙古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內蒙古通過“四交三直”7條特高壓輸電通道,向區外輸送電量311億千瓦時,為全國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持。
“自學自進化”的人工智能賦能超感知風機、“高防護、超防腐”的全球最安全電池,以及停車場內自如避障、移動的綠色充電機器人,以往的“車找樁”轉為“樁找人”……隨著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在鄂爾多斯市落地,風光氫儲車產業全面起勢。內蒙古力爭打造全國乃至國際新能源產業高地,持續加大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力度,走出一條清潔能源發展的新道路。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