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墜亡案”維持原判,捍衛了國法天理人情
摘要:今年4月6日二審第一次開庭時,張波、葉誠塵當庭翻供,張稱孩子系意外墜樓,葉則稱自己有精神疾病。但二人采取制造意外高墜方式剝奪兩個孩子生命的犯罪過程已經查實,最終法院選擇維持死刑原判。
2023年5月11日上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張波、葉誠塵故意殺人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對張波、葉誠塵的死刑裁定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消息傳來迅速引發熱議。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案件:被告人張波、葉誠塵合謀,在葉誠塵的慫恿下,張波將自己親生的兩名幼童(大女兒雪雪兩歲半,小兒子洋洋一歲半)從15樓次臥的窗戶扔下,致兩名小孩經搶救無效死亡。
案件一經披露,即震驚了全社會。所謂“虎毒不食子”,父母對子女之愛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無可置疑,再兇惡的人也不至于對子女起歹念,但張波的行為打破了最樸素、最天然的倫理道德,而葉誠塵在張波猶豫不決的情況下,逼迫張波實施殺人行為,其罪行絲毫不亞于張波。
正如法院判決所言,張波、葉誠塵罔顧國法天理人情,嚴重挑戰法律和倫理底線、踐踏社會良知,其作案動機特別卑劣,作案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犯罪后果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深,社會影響極壞,應依法從嚴懲處。法院的判詞寫得嚴厲且沉痛,也確實符合張、葉兩位被告的所作所為,他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2021年12月28日,一審法院就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張波、葉誠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兩名被告人在一審宣判后均重新委托辯護人上訴。今年4月6日二審第一次開庭時,張波、葉誠塵當庭翻供,張稱孩子系意外墜樓,葉則稱自己有精神疾病。這也一度讓輿論關注,案件是否會有變化。
但二人采取制造意外高墜方式剝奪兩個孩子生命的犯罪過程已經查實,最終法院選擇維持死刑原判。在網絡上,隨處可見“天理昭彰”“大快人心”的評論。確實,二審的判決,維護了國法、天理、人情,捍衛了社會的認知與共識,也得到了公眾的認可。
這起案件也給我們留下了啟示。從情感上,人們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也愿意相信子女、父母之間發乎天然、牢不可破的情感紐帶。但現實已經告訴我們,這一切不是必然的,逸出常軌、打破倫常的人總會有,極端的情況總會出現,社會心理也免不了遭受一次次沖擊。
但也正因為如此,更應當堅定人們對天然倫理的珍視,對法治的信念。社會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到達完美的狀態,這當中就需要我們一次次去糾偏,努力在每一起案件中呵護公平與正義。正如該案二審的宣判引發了人們的廣泛支持,只有當法律聲如洪鐘地一次次展示它的權威,人們心底的善良才能得到撫慰,安全感才能得到呵護。
希望這個判決能夠告慰兩位可憐的幼童,他們尚未見識多少人間的美好,就早早地離去。也相信這個判決能夠再一次重申: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踐踏法律、蔑視生命的行為都必將受到制裁。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