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網訊(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羅潔)“叔叔阿姨,你們好,五一節快樂!”“五一”期間,遂平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一(8)班學生付怡瑄放假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與遠在新疆哈密的樂孜娜·艾力卡木江一家視頻連線。視頻電話中,大家相互問候,氣氛熱烈。

1

兩個小姐妹相識9年了。2014年9月,樂孜娜的爸爸艾力卡木江·阿不列孜在遂平縣掛職副縣長。在他的牽線搭橋下,樂孜娜與付怡瑄結為“民族團結手拉手小伙伴”。雖身處豫哈兩地,兩個不同民族的同齡女孩從相識、相知到相惜,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好伙伴。每周兩個小姐妹都會通過書信或打電話問候和了解對方近況。交流中,付怡瑄熱情邀約樂孜娜共同探訪大別山的紅色足跡,分享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傳統習俗。樂孜娜也會津津樂道給付怡瑄講述紅軍西路軍的英勇事跡,描繪香甜的哈密瓜果和節日里歡快的“麥西來甫”。兩個孩子生活上相互關心,學習中互勉共進。2016年,兩個家庭也結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親戚。

2

2017年8月,樂孜娜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遂平縣看望了付怡瑄一家,并相約第二年暑假來哈密做客。2018年暑假,付怡瑄在媽媽的陪同下如約來到哈密,兩人對彼此的家鄉有了更深的了解。付怡瑄說:“我們不僅是學習上的伙伴,也是生活上的助手。我遇到不開心或者高興的事,第一個想的就是和她分享。每當逢年過節,我媽媽也總會想跟遠在新疆的叔叔阿姨,還有爺爺問聲好……雖然相隔這么遠,我覺得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

如今,兩姐妹都進入高中學習,她倆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將來考上同一所大學,那樣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樂孜娜說:“這9年的相處對我來說,就是有了一位親姐姐,以前課業壓力小,我們會聊一些民俗還有興趣愛好。上了高中后,因為她的成績比我好,她會在線上給我指導,感覺我又多了一位好老師。”

無論是在生活里還是在學習中,這對豫哈“姐妹花”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帶動著身邊人,用平凡的點點滴滴影響著身邊人。付怡瑄的班主任老師李嘉豪表示,付怡瑄的成績名列前茅,而且班級和學校組織的民族團結活動,她經常帶頭參加。“她和樂孜娜的友情,對學生們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李嘉豪說。

近幾年,盡管疫情打亂了兩位小姐妹每年見面相聚的計劃,但她們懷揣著同一個夢想,在各自家鄉發光發熱。付怡瑄先后榮獲2016年河南省“文明學生”、2020年遂平縣第二中學“學習標兵”等榮譽。樂孜娜也先后榮獲哈密市伊州區“民族團結好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哈密市“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