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迷華:用“工匠精神”擦亮青春底色
摘要:2014年至2017年,劉迷華在駐馬店市交警支隊機動巡邏大隊當民警,2017年10月至今,在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查驗崗當民警。劉迷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獨屬于公安的那份“匠人精神”。
記者 劉金霞 通訊員 蘇艷艷
每一輛新車都要在這里通過查驗,每一臺二手車都要在這里復查“健康”,而為這些車輛給出最終“診斷結果”的,就是車輛查驗員。他們默默無聞地工作,為上路的機動車把好第一道“安全防線”。5月4日,記者采訪了駐馬店市公安局車管所查驗崗民警劉迷華。
劉迷華在工作中。
劉迷華,女,34歲,中共黨員,三級警長,2014年5月參加公安工作。2014年至2017年,劉迷華在駐馬店市交警支隊機動巡邏大隊當民警,2017年10月至今,在市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查驗崗當民警。從警10余年來,她踏實苦干、恪盡職守、服務群眾,先后被授予“優秀公務員”“全市公安交管工作成績突出個人”等榮譽稱號。
“查驗車輛是為了確保車輛安全的唯一性,是車輛安全的第一關。”劉迷華說,“查驗車輛實行終身負責制,誰看車,誰簽字,誰負責。責任重大,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車管查驗工作是戶外作業,面對嚴寒酷暑的惡劣天氣,劉迷華作為單位里唯一的女同志始終堅守崗位,不叫一聲苦。在查驗工作崗位上,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讓群眾多等一分鐘,要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駐馬店市每年的三四月是拉收割機的貨車上牌的高峰期,考慮到此時正值南方農作物收割時期,收割機早一刻到達,糧食就能少一點損耗,車管所專門增設了查驗通道,加班加點為其服務。有些車主實在過意不去勸她說:“明天再驗吧。”她說:“咱們家鄉人掙錢不容易,能早一天就早一天。”
每年冬天,在四面透風的查驗崗位更是凍得人直打哆嗦。劉迷華的雙手生了凍瘡,她貼上創可貼后繼續工作。由于某些車輛的車架號在不易看到的位置,需要借助工具仔細核對,這個時候創可貼往往被蹭掉了,她隨便用紗布一包,戴上手套,又投入到查驗工作中。
一次,查驗崗來了兩位60歲的老人,還帶著個小女孩,看起來很著急。劉迷華連忙拉著兩位老人到查驗室休息,一邊安慰老人的情緒,一邊關切地問起緣由。劉迷華了解情況后立即為老人開辟“綠色通道”,積極聯系該品牌車輛的經銷商,幫助其補辦銘牌。
機動車查驗崗,沒有驚心動魄的偵查破案故事,沒有沖鋒在前的刀光劍影。劉迷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獨屬于公安的那份“匠人精神”。就是這樣一位“匠人”,用她的專業態度、敬業奉獻帶動影響著身邊人,踐行了年輕一代公安交警不畏艱難、勇挑重擔、甘于奉獻的精神。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