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造”景點“流量”變“留量”
摘要:另一方面,駐馬店也應加大對網紅打卡點、特色小鎮等培育推廣,通過自媒體提升城市影響力,并延長相關產業鏈,尤其加大對夜間消費場景的開發,讓駐馬店擁有全域、全時段的品質旅游體驗。
吳燏函
在社交媒體與網紅經濟充斥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旅游開始奔著“人造景點”而去。“竹筒奶茶”、“網紅路牌”們帶著千篇一律的造型和格式,換個城市和地名,搖身一變,又成為了不同城市的代表性標志。看似飽含江南情懷的竹筒奶茶,北京、濟南、西安等城市都能找到;“我在xx很想你”、“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xx”,也散布在駐馬店的大街小巷。
然而,與亭臺樓閣、風味小吃不一樣的是,這些物品有強烈的工業化特點:它們沒有明顯的地區特色、也無獨特的文化底蘊,誕生之初,便是為了展示地標、拍照打卡。但是,通過巧妙地結合一些媒介、材質、玩法等方面的小創新,他們迅速拔得顏值經濟的頭籌,將年輕人吸引來拍照。如今,一些消費者也在品嘗之后逐漸“祛魅”,“新鮮感”會加速消失。“人造景點”帶來的“流量”,如何真正變成“留量”?
“人造景點”可能會一時紅,卻不一定能長紅。一方面,駐馬店可以加大對生態資源、人文資源的梳理,將具有同一文化內核的要素集中投放,打造迅達路潮流文化集聚區,通過統一和諧的色彩、造型等運用以及精細化管理,讓片區特色更加鮮明、品質更高端。另一方面,駐馬店也應加大對網紅打卡點、特色小鎮等培育推廣,通過自媒體提升城市影響力,并延長相關產業鏈,尤其加大對夜間消費場景的開發,讓駐馬店擁有全域、全時段的品質旅游體驗。
熱點是“引客”重要因素,卻并非是“留客”核心要素。只有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核心,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轉化成不同的旅游特色,才能讓“過路客”變成“過夜客”,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