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青年書|“珍惜韶華、奮發有為”
摘要:在回信勉勵中國冰雪健兒時,總書記滿懷期待:“希望你們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學習使我們永葆活力
編者按:“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傾心關切青年成長,他常走到青年中間,同青年談心,并多次在講話、座談、書信等交流中,鼓勵青年群體追求夢想、勇于奮斗。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推出“習近平與青年書”系列策劃,與您一起從總書記給青年的回信中,感受切切關懷與殷殷期許。
天天學習“因為中國夢,我們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奮進的深沉力量。”2013年4月28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全體同學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們向總書記匯報了參與以“中國夢”為主題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和野外考古實習的所思所想。
四天后的5月2日,同學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回信中,總書記對他們提出這樣的期望: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不懈奮斗,是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最常用的寄語,承載了他對青年群體砥礪奮進,在拼搏的青春中干事創業、實現夢想的殷殷期許。總書記曾說:“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
在總書記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全體同學回信后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奮斗是青春應有的姿態,行動是青年最好的磨礪。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斗、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用深邃的歷史眼光為青年一代講述奮斗精神的接續傳承和時代價值。
青年應如何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用樸素的話語,為青年指點迷津:“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青年洞考察。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考察。站在紅旗渠青年洞前,總書記說了這樣一段話:“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這背后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青年洞被稱為“紅旗渠咽喉工程”,因鑿洞民工由優秀青年群體組成,故取名為“青年洞”。當時,由300名青年組成的突擊隊經過1年5個月的奮戰,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在地勢險要、石質堅硬的巖壁上鑿出“天河”,將紅旗渠渠線延伸到了最艱難的616米。青年洞也成為青年建設者奮斗青春的見證。
如今,新時代的青年們也在用青春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奮斗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突來時,全國各族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青年成為主力軍。他們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續寫“載人航天”精神,探索未知、開拓創新,不斷攻堅克難,書寫著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在奧運賽場上,運動健兒們奮勇拼搏、超越自我、創造奇跡……
在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時,總書記肯定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回信勉勵中國冰雪健兒時,總書記滿懷期待:“希望你們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孟利錚
視 覺丨郝鳳林
校 對丨蔡純琳 宋春燕 范立君 閆田田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