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字養在心里
摘要:在工作之余,她一直用文字溫潤著心,那些樸實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她的這句“把文字養在心里”讓我聽到后就記在心里,琢磨至今,并將一直伴隨著我,讓我自始至終不敢懈怠,奮力向前,努力養好自己的文字。
文/劉靜
天氣晴好,陽光透過窗欞照射進來,灑下一片柔和明亮的光。我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安靜地端坐在書桌前,一頁一頁地翻看,心隨著文字起起落落。讀到讓人驚艷的詞語、句子或段落,心頭總是猛然一震,為作者的才華和想象以及對文字的駕馭能力而嘆服。
作為一名寫作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字已經如胎記一般地刻在心里。閑暇時,我總是把它們放在心里反復摩挲,如同對待自己精心養育的一個孩子。
靈感是轉瞬即逝的,很多時候,腦海里有一個念頭或是猛然間想到一個事物,要第一時間記錄下來,哪怕只是只言片語。每次翻看以前的文字,自己都忍不住啞然失笑。
說來也奇怪,以前想到的問題和事物,在后來的歲月里,有的還會一直想到,只是想得更加深遠、更加具體,角度也有了變化。有了初始的框架做底色,修修補補,倒也不失為一件趣事。修復文字的過程說到底也是完善更新自我的過程。
在成長和閱讀中,我驚奇地發現,我喜歡的一位作家好像也是這樣的。在讀她的某些小說的時候,總會發現某些段落、某些句子似曾相識甚至非常熟悉。回頭讀她的散文才明白,她小說里的那一部分就是她初始寫的散文,那些散文如一棵棵青翠的小樹,在彼時清新靈動。隔著經年的時光醞釀,中年的她把樹的根扎得更深更遠,枝葉更加繁茂,文字也更飽滿生動。這時的文字里除了有陽光雨露,還有生活里的皺褶和五味雜陳,有陽光下的陰影,更有生命的厚重和底蘊。在那些文字的背后,人生的冷暖千回百轉,悠遠綿長。
就如同經典的書和文章常讀常新一樣,同樣的四季,同樣的風景,同樣的二十四節氣,帶給不一樣年齡人的都是不一樣的心境。一頁一頁緩緩展開,就是我們成長的履歷表。在讀和寫的過程中,如果能讀到和自己共鳴的文字,那種心靈的顫動總是來得那樣猛烈,仿佛看到了另一個未曾見面的自己,那么熟悉、那么親切。
在這個什么都快的年代里,唯有文字可以讓人慢下來,在老舊的時光里讓心慢慢地游走,把養在心里的文字慢慢地翻曬。路上撿到的一張小紙片、超市里的一句令人怦然心動的標語……那些或美好或幽默或言簡意賅或朗朗上口的文字,就是你正在構思的文章的雛形和素材,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們會和無數的文字融合在一起,升華你文字的高度、托舉起你思想的深度。
養在心里的文字,如同文火,不緊不緩,在熬制和等待中,生命的芬芳悄然綻放。我的一位同學就是這樣。在工作之余,她一直用文字溫潤著心,那些樸實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她的這句“把文字養在心里”讓我聽到后就記在心里,琢磨至今,并將一直伴隨著我,讓我自始至終不敢懈怠,奮力向前,努力養好自己的文字。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