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美麗河南·錦繡山河行 | 黃河岸邊景象新

2023-04-29 10:18 來源: 河南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胡志華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編者按

美麗河南,錦繡山河。“五一”假期,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飽覽山河之美,而山水間青蔥的草木、潔凈的屋舍也準備好了,等待著與游客來一場雙向奔赴。河南日報記者也趕著趟兒出發,徜徉黃河邊,行走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間,從自然、人文、歷史、發展多維度,到生態、文旅、民風、民生多角度,體驗并記錄我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1665285424074928.jpg

三門峽黃河生態廊道。本報資料圖片

 地坑院體驗非遺魅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遠看見樹不見村,臨近聞聲不見人。”4月26日,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的陜塬上,一座座地坑院掩映在泡桐樹的林蔭之中,雞犬之聲相聞而人不相見,讓村落顯得有些神秘。

在張汴鄉北營村,陜州地坑院景區的二十多個地坑窯院互通、相連,展現著古陜州的民俗民風,行走在其中,仿佛走在地下迷宮。

“地坑院是一種獨特的地下古民居,是生土建筑。向下挖坑、四壁鑿洞、‘穿靴戴帽’、美化裝飾,這就是地坑院建造的四個步驟。”陜州地坑院景區講解員張嘉文介紹,院子在黃土地下6至7米,長12至15米,窯洞基座和地面四周以青磚加固,防潮也防雨水浸泡,院子中心再向下挖一個深約30厘米的平地,平地一角挖有一眼水坑作滲井,滲水澄清后,可作生活用水。

院內窯洞依據用途分為居住窯、客房窯、廚房窯、牲畜窯、倉儲窯、茅廁窯等,居住窯一般為主窯,由家庭中輩分最高的長者居住,兩側的客房窯依照輩分或者長幼居住,院里一角高大的梨樹上青果滿枝,寓意著生生不息。

一座座地坑院逛過來,每個院子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民俗技藝、風土人情。在剪紙院內,窯洞的墻上、窗上,張貼著各式各樣的剪紙,從小的十二生肖、牡丹花卉,到大的百鳥朝鳳、八駿圖、《蘭亭序》,均精妙絕倫。在澄泥硯院里,有澄泥硯燒制時使用的原料、燒硯爐等,完整地展示了燒制手法和燒制過程。時間充裕的游客,可以坐下來體驗陜州虎頭硯的制作過程。在民俗院里,一場盛大的婚俗表演正在進行,在嗩吶聲中,一對新人向雙親奉茶跪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地坑院是一種建筑,更是一種文化。“老楊家院,1878年開挖,歷時8年建成,10孔窯洞,1928年、1978年翻修,此院居住過老楊家7代人,2012年遷出。”每個院子都有一個牌子,就像它的身份證,記錄著院落的具體信息和歷史。

“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陜州地坑院景區管理處主任任川表示,景區有多項國家級及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開發了多個非遺體驗項目供研學團隊進行體驗學習,旨在培養學生對非遺的興趣,促進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陳家溝家庭武館。徐宏星攝

  陳家溝掀起太極拳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成安林

4月28日,來自西安的太極拳愛好者王建強帶著家人來到向往已久的“世界村莊”溫縣陳家溝。

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以太極文化為核心精心布置。王建強漫步在蜿蜒的青石板路上,不時遇見正在練習太極拳的村民。

“走進陳家溝,處處皆太極。”王建強說,院子里、胡同間、東溝柳樹下、楊露禪學拳處、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在陳家溝,隨處可見練拳者的身影。

“每年從世界各地趕來陳家溝尋根問祖、拜師學藝、健身養生、感受太極文化的游客絡繹不絕。”陳家溝村黨支部原書記張蔚珍感受頗深地說,“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太極拳也改變了陳家溝。”

記者從溫縣武術管理中心獲悉,該縣現有太極拳武術館校52所,拳師千余人,其中半數以上常年在全國各地傳拳授藝。陳小旺、陳正雷等名家除在國內授拳外,還赴海外開展太極拳文化交流,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授太極拳。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征,全球習練者眾多,已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2020年,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當日下午3點,由張藝謀擔綱藝術顧問的《印象·太極》在太極全域劇場開演,極具現代感的沉浸式演出與傳統太極理念相結合,讓觀眾在觀演中參與演出,體驗太極魅力。

“假期期間,景區開展‘太極潮起河南’活動,邀請百名抖音大V走進陳家溝,開展太極文化采風活動,了解太極拳的演變和發展歷史,參觀楊露禪學拳處、東溝創拳處、中華太極館、西溝皂角樹、特色商品展館等。”陳家溝景區管理局局長胡騰飛說。

村中小巷曲徑通幽,農家小院古樸清新。教拳的人開了武館,年輕人返鄉開了民宿,鄉親們做起了農家樂……如今,村里通過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已發展家庭賓館、民宿24家,培育服裝、器械、餐飲、工藝品、茶館等各類門店80余家,村民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89cf655ba164474199de3981458f8da4.jpg

來自3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參觀張莊村的特色產業。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長來 攝

  蘭考“幸福張莊”春光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長來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馬青竹

“五一”假期來了,蘭考縣東壩頭鎮張莊村迎來旅游熱潮,一撥又一撥游客前來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4月28日,記者走進張莊村,明媚的春光里,干凈整潔的街道綠樹掩映,道路兩側鮮花競相綻放,淳樸好客的張莊人笑迎八方游客。

張莊村位于黃河岸邊,新中國成立前,這里曾是蘭考縣最大的風口,沙丘遍布,“冬春風沙狂,夏秋水汪汪”正是當年張莊村的真實寫照。1962年12月起,“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帶領蘭考人民整治“三害”,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

“這就是我們村的‘網紅’打卡地——幸福路。”在張莊村接待處講解員文靜的帶領下,來自30多個國家的80多位留學生在“幸福路”上感受張莊村的特色鄉村產業。藏紅花基地、玫瑰花醋、張莊布鞋、春光油坊等一個個別具特色的小店,讓游客流連駐足。

“希望世界各地的游客有機會來張莊參觀學習,這里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典范,也是對焦裕祿精神的生動踐行。”來自南京審計大學的印度尼西亞籍留學生韓蘇客被張莊村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

“快快快,100多名學生馬上就到。”張莊村接待處負責人孫戰忠忙得腳不沾地,隨著一輛輛大客車駛來,新老村室兩個大院都停滿了車、擠滿了人。

“‘五一’假期客房都訂滿了。”村民陳河濤一家幾代人都靠著種田度日,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將自家小院改造成了如今游客“爆棚”的“桃源居”,搭上了紅色旅游“快車”。

“張莊村像‘桃源居’這樣的鄉村旅游民宿小院有21個,今年以來已經接待旅游團隊近300批次、6萬人次。”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說,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張莊村進一步圍繞弘揚焦裕祿精神打造紅色旅游項目,建設了占地120畝的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和“四面紅旗”館,把張莊小學老校區改建成農村干部培訓中心。如今,張莊村年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

有了人氣,經濟就有了活力。隨著名聲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張莊村已發展超市、土特產店、農家樂、民宿40余家,220余人吃上了“旅游飯”。

曾經風沙彌漫的“大風口”,如今成了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空氣清新、游人如織的紅色旅游景點,從白發蒼蒼的老者到青春年少的“90后”“00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這里,觸摸美麗鄉村,追尋焦裕祿的足跡,感受榜樣的力量。

封丘縣用好濕地資源,已連續七屆舉辦油菜花節。劉東洋攝

  陳橋“珍珠姑娘”初長成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亞偉 通訊員 張志超 張建磊

在位于黃河下游上首的封丘縣陳橋鎮陳橋村,有位“珍珠姑娘”。千鳥歸來,她張開懷抱;萬花盛開,她在叢中笑。從高空俯瞰,她就像黃河岸邊的一顆顆珍珠,她就是母親河饋贈給陳橋的黃河濕地。

4月28日,記者見到了天生麗質且后天勵志的“珍珠姑娘”。萬花組合鋪天蓋地,貫通水系環環相扣,她身邊不僅興建起3A級旅游景區的濕地公園,還是黃河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這里已知的鳥類有156種,水生物種100多種,爬行兩棲類35種。

“我兒時的‘珍珠姑娘’就是這樣水汪汪的,她披著蘆葦衣裳,魚蝦身邊環繞。”陳橋村黨支部書記劉繼恩站在觀光臺上感慨,“正是因為大家的努力才守住了美好的記憶。”

20世紀90年代,村民們踏入濕地割蘆葦、網魚電魚,濕地面積迅速萎縮。劉繼恩那時才20多歲,他自費找來挖掘機挖起“保護溝”,組織巡邏隊每天巡邏,使得“人退鳥進”。封丘縣也循序漸進啟動多個陳橋濕地修復工程項目,“珍珠姑娘”由最初的400余畝發展到如今的4600余畝。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咱河南考察,強調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大家保護濕地的勁頭更足了。”劉繼恩興奮地說,“‘珍珠姑娘’迎來了驚艷蝶變!”

近年來,新鄉市把“生態優先”作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國土綠化和沿黃大堤生態廊道、觀光廊道、穿灘公路廊道等項目建設,黃河流域生態質量明顯提升。在封丘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陳橋油菜花節已連辦7年,每年門票收入均在百萬元以上,陳橋村還被認定為河南省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

“我們切實體會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陳橋鎮黨委書記孫濤科驕傲地說,“去年,我們利用濕地資源,成功復種了千畝水稻,‘陳橋御稻’通過全國富硒產品認證。”

“珍珠姑娘”秀外慧中,是封丘的“縣寵”。封丘縣專門成立了文化旅游工作推進小組,重點推進陳橋濕地公園的項目和文化旅游品牌建設,推進小組前些天剛確立了要將黃河文化、濕地文化、宋源文化及封丘特色歷史文化等融合體現的發展思路,重點加強濕地公園配套公共服務、安全設施。

“接下來,陳橋濕地公園要爭創國家4A級景區,多家企業也表達了與我們合作的意愿。”孫濤科表示,“創建的原則只有一個,要愛她,不能傷害她。作為‘娘家人’,我們會一直負責下去,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模式,實現‘生態美’與‘腰包鼓’的有機統一。”

微信圖片_20230429064908.jpg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出在线| 女人18毛片a|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激情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侵犯小太正bl浴室子开张了| 美女**毛片一级视频|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91资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9277手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视频 | 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男女爽爽无遮拦午夜视频|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美女美女高清毛片视频|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视频|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把她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