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發布: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凝聚廣泛共識
摘要:算力總規模達到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點運算),位居世界第二,年增長率近30%。展望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曹淑敏表示,將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
中新社福州4月27日電 (記者 龍敏)在27日于福州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發布了《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該報告指出,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凝聚廣泛共識。
報告提及,中國推動達成《金磚國家數字經濟伙伴關系框架》《“中國+中亞五國”數據安全合作倡議》等;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正式成立,會員已覆蓋6大洲20余個國家;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中國已與28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
目前,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曹淑敏稱,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增長10.3%,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中國數字基礎設施規模能級大幅提升,多項指標位居全球前列。從該報告可見,截至2022年底,中國開通5G基站231.2萬個,5G用戶5.61億戶,全球占比超60%;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8.45億戶,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算力總規模達到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點運算),位居世界第二,年增長率近30%。
中國數據資源體系加快建設,2022年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
數字文化為中國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新動能。該報告顯示,文化場館加快數字化轉型,全民閱讀、藝術普及以及數字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中國數字閱讀用戶達5.3億;網絡文化創造活力進一步激發,全國重點網絡文學企業作品超3000萬部,網文“出海”吸引約1.5億用戶,海外傳播影響力不斷增強。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開展的2022年數字中國發展水平綜合評估結果顯示,浙江、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福建、山東、天津、重慶、湖北等地區數字化綜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10名。
展望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曹淑敏表示,將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