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紅軍張煥超之子張啟浩向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捐贈珍貴革命文物
摘要:紅軍張煥超(前排左一)與山東省復退軍人積極分子合影 老紅軍張煥超之子張啟浩、張慶仁兄弟對父親生前戰斗過的紅色竹溝身懷感情,多次到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搜集黨史資料,歷時四年完成了《父輩征程》一書的撰寫和出版發行工作。
駐馬店網訊(記者 殷瑞杰)4月21日,鄂豫邊紅軍游擊隊隊員張煥超之子張啟浩向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捐贈抗戰時期父親使用的金質懷表一只,從而填補了館藏革命文物空白,為實施《竹溝革命斗爭史》陳展提升工程,豐富革命文物陳列增添了亮點。
張煥超系河南省新野縣人,1927年底參加革命,1932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工作后,歷任黨的地下交通員、紅25軍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七里坪、葛藤山、長崗嶺、斛山寨等戰役戰斗,長征途中腿部負重傷,組織上安排他留下養傷,康復后與長征出發前負傷留在鄂豫皖蘇區的紅軍傷員繼續堅持斗爭,1936年轉入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先后擔任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手槍隊偵查員、班長、排長,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第2連連長,參加了平氏鎮孤峰山奪槍、智取蔡沖、鄧莊鋪、大梨園、鄧焦保衛戰等戰斗。八年全民族抗戰時期,張煥超歷任新四軍第4支隊、第5支隊第8團連長、中隊長、15團參謀、津浦路東獨立第1團營長,1941年5月至1942年5月在抗日軍政大學第8分校營團干部班學習,畢業后任新四軍第2師敵工部盱眙游擊大隊大隊長。1943年至1947年初任中共中央總情報部華中情報總站社會科科長。參加了開辟皖中、津浦路東根據地、三打來安城、半塔集保衛戰、淮南根據地“反掃蕩”、“反摩擦”、“反蠶食”等戰役戰斗。解放戰爭時期,張煥超參加了淮南根據地自衛戰,界河、臨城、韓莊、棗莊等戰役,其間擔任中共中央總情報部華中情報總站社會科科長,在華中情報總站負責人劉星垣的領導下從事我黨我軍隱蔽戰線工作,開展清除隱蔽在根據地的敵特、收集軍事政治情報、建立地下情報站等工作,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特殊貢獻。1946年夏季,張煥超隨新四軍開始北撤山東,因傷進入第5榮校休養。1948年上半年,張煥超因傷退伍長期休養,1999年12月在山東逝世,骨灰安葬在海陽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
紅軍張煥超(前排左一)與山東省復退軍人積極分子合影
老紅軍張煥超之子張啟浩、張慶仁兄弟對父親生前戰斗過的紅色竹溝身懷感情,多次到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參觀學習,搜集黨史資料,歷時四年完成了《父輩征程》一書的撰寫和出版發行工作。他們獲悉《竹溝革命斗爭史》陳展提升工程正在實施的消息后,主動將珍藏近80年的父親抗戰時期使用過的懷表無償捐贈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這只金質懷為圓形,直徑42公分,重86克,據文物專家判定,為二十世紀40年代瑞士制造,具有較高的革命文物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同時,老紅軍張煥超之子張啟浩還向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贈送了《父輩征程》書籍。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